2010年9月24日星期五

《西医》

咳了近两个月,看了几次中医都无效,从马六甲回来后就决定去政府综合诊疗所看西医,医生了解我的情况后就开了六样药给我,包括:抗生素、发烧止痛药、鼻塞药、化痰药、喉片及咳嗽药水等,我不明白的是,医生明明说我没发烧却还是开一大包发烧药给我,我的喉咙也没事,他却叫我买喉片,回家后乖乖地吃抗生素、咳嗽药水、鼻塞药及化痰药,其他两种就不吃了,因为我向来很怕吃西药,尤其是那粉红色的咳嗽药水,一小汤匙就足以让我反胃想吐,吃后整个人昏沉沉地很难受,但西药果然较快见效,这一两天鼻子较通气了,嗅觉也恢复了一些,那可恶的痰仍是吐不出咽不下,偶尔在我录音时还出来作怪,希望当我的药吃完时,会把源源不绝的痰消灭殆尽!好了,药性又发作了,我要去躺躺了!

2010年9月22日星期三

《旧曲绕古城》


一年一度大马旧曲知音联谊会的常年聚会今年是从9月19日至21日在古城马六甲举行,由于好久没到马六甲就决定提前一天抵步,18日一早摸黑起床,买车票的朋友说7点集合,但我等到7点25分他才慢条斯理地出现,幸好没错过了7点30分开车时间,因为他已有数不清的迟到前科,我心中略有不快,但很快就被出游的喜悦取代。

中午12时我们就抵达古城,入住一家蛮新的小酒店,基本设施还不错,只是厕所排水系统欠佳,洗澡后地板就淹水,一晚新币78元含早餐还算公道,地点距离几个大商场不远,附近咖啡店、正统按摩院不少,我们就尝到了好吃的云吞面、酿豆腐及享受了两个小时的按摩,全身舒畅无比!

晚餐是到马来西亚国宝级舞蹈老师柯荣添经营的北栈餐厅用餐,柯老师大力支持此次的聚会,除了担任节目总指导,编排了精彩的舞蹈,还提供不少意见,他的北栈餐厅,装潢独特,内外都以白色为主,菜肴色香味俱全,叫人垂涎欲滴,可惜我还在咳嗽,不敢尽情享用,若您到马六甲去,一定要到北栈餐厅尝美食!吃过晚饭,我们就到文化街夜市逛逛,再到今年聚会的主办单位马六甲潮州会馆看他们的合唱团彩排迎宾节目,我也顺便练一练朗诵的部分,负责老师陈隆陞非常认真,对团员要求严格,大家都排练得满头大汗!

第二天中午我们就搬到今年聚会的大酒店,看见来自西马各地、印尼、新加坡的歌友陆续抵达,今年的主办单位效率很好,没出现入住酒店时的纷乱情况,用餐时也无需排太久就能用餐,座位也很充足,我认为今年的餐食已比往年好,分量够样式多,但仍听到有人埋怨不好吃,她们一定是首次参加,我还记得有些年的餐食严重不足,还得将就用菜汁配饭吃;第一晚的节目主要是以主办单位马六甲潮州会馆音乐社韩徽合唱团呈献大型迎宾歌舞节目和雪隆旧曲知音联谊会的怀念周璇节目为主,由我担任主持,此次晚会的开场节目场面空前壮大,服装更是绚丽多彩,男女合唱员都穿上量身定做的马来服装,选唱多首应时应景的怀旧金曲载歌载舞,一开场就先声夺人,深深吸引观众的目光,而雪隆歌友准备的歌和影片也把大家带入时光隧道,打开记忆的大门,重温那往日情怀,但我认为马六甲和雪隆的节目都稍嫌冗长了点,若能做些取舍,精简一些会更完美;主办者过后还精心安排大家乘船夜游马六甲河,爱唱歌的歌友情不自禁地又齐声欢唱,迎着河上的习习凉风,欣赏两岸美丽的灯饰,水面的粼粼波光,感觉真棒!

第二天早上大家又聚在一起选出明年的主办州属,其实今年根本不必投票,因为登嘉楼的几位女强人毛遂自荐,有意接过主办棒子,大家乐见其成,毕竟今年马六甲把聚会办得如此成功,无形中给下一届主办者太大的压力,虽然那几位大姐对旧曲所知不多,但却对推动华人文化工作有丰富经验,大家也承诺会给她们最大的支持!下午是常青金曲讲座,由何亚锟主讲,大家除了能欣赏一些几乎绝迹的歌曲,也能跟着旋律哼唱,乐在其中!晚上上半场的节目也是由我主持,主要是华乐演奏十几首动听的时代曲,同样地,我也认为节目长了点,并非人人都爱听华乐的呀!下半场节目是各州代表上台献唱,大部分代表的水平比往年高了许多,我也受邀上台唱一首《草原之夜》,虽然因喉咙不适心恐出糗而战战兢兢,结果第一句歌词就乱了套,幸好越唱越来劲儿,唱后人人赞好,让我受宠若惊!其实当晚我的确很累,往年我出席此常年聚会只是唱一首歌或客串主持一小部分节目,今年主办者原先只要帮忙主持一晚节目,后来连第二晚也要我主持,压力好大!这么大的场面,这么隆重的晚会,我怎能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所以此趟北行像工作多于度假,好累!

第三天上午大家自由交流或一起欢唱,酒店的底层到处充斥欢歌笑语,我也和他们一样尽情歌唱,其乐融融!吃过午饭,大家就在依依不舍、互道珍重后各自踏上归途,下午两点半我也启程回返狮城。

此行最大收获是见到好多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的听众,连印尼甲文也海的侯秋香听友也再度携母出席,十年前她就是从我的广播中知道有这个常年聚会,过后就经常报名参与,其他如霹雳角头的钟俊源、柔佛拉央拉央的陀济强、彭亨的黎贵清、吉兰丹的黄福安、威南高渊的刘丝丝夫妇、大山脚的徐西湖夫妇、黄清德夫妇等等,大家都很珍惜相聚的时光及缅怀收听广播的快乐,更希望每年都能相见欢!

老实说,今年由于是首次由会馆出面主办旧曲联谊会聚会,在财力人力上都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声势才空前壮大,他们的凝聚力及合作精神也是有目共睹,值得赞赏,也因为他们策划周到,避免了许多往年出现的问题,三天两夜的精彩已深植所有出席者的脑海,让大家带着又一次美丽的回忆赋归,当然还有一些地方仍有些疏失,像亚锟为讲座花了心血,但在主办者领导致词感谢为这次活动献力的人时,就是忘了感谢来自新加坡的朋友。

2010年9月16日星期四

《聚餐》

由于儿子在香港工作,儿媳妇儿又得陪孙子回日本上学,玫姐在好几个月前就飞到香港照顾儿子,偶尔才回来新加坡看看小女儿小两口,昨晚她约了我们这些久未见面的学生、同事相聚,坚持要请我们吃饭,和我们叙叙旧,大家仿佛又回到了80年代电视台配音组刚成立时的情景,那时候玫姐和毛大哥刚从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受聘来新,我们有幸被选中成为全职配音员,当时工作时间是从下午至晚上,晚餐时大家一起用餐,吃腻了电视台餐厅的食物后,更在办公室里煮饭,配以从家中带来的菜肴一起分享,其乐融融!因为毛大哥主要还是教导演员,我们配音员的指导工作主要是玫姐负责,她就像是我们的家长一样,带着我们一步一步把积习已深的语言老毛病改正,尤其是轻重音的问题是当时新加坡配音员最严重的通病,也多亏当时玫姐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和配音技巧,致使我后来轻易地就挤入台湾的配音圈,让他们对新加坡人刮目相看!
玫姐的性格很豁达爽朗,虽然老伴后来病重,她仍坚强面对,还叫我们不必为她担心,老伴走了,她很快又重新调整生活步伐,回去香港陪伴儿子,也和当年香港配音圈的好友再聚,还结伴到处旅游,生活过得很自在,此次重聚,看见玫姐气色很好,虽然也和其他老龄人一样有些小病痛,但依然神采奕奕,声音更还是和当年配音时一样犹如出谷黄莺般清脆悦耳,动听迷人!若你看过新加坡电视台当年播出的《大内群英》和《太极张三丰》一定记得玫姐为米雪配音的甜美声音;衷心祝福玫姐健康愉快!!!

2010年9月11日星期六

《开斋节》

昨天是开斋节公定假日,我共参与了两场演出,下午是当观众,晚上是观众兼表演者;不久前受新加坡华族舞蹈协会的邀请,为他们昨日的演出舞剧《白蛇情缘》录制了一段朗诵,因此获赠两张票前往南洋艺术学院剧院观赏,只是到前两天我仍未收到票,只得主动询问才知道负责人忘了把票和象征性的录音费寄给我,要我到现场去领,到了现场只给我票也没提录音费的事,我朋友要我再次主动索取,我又硬着头皮去问,原来是没准备好,到我进场后他们才送过来;由于他们是非牟利团体,我答应只是收一点车马费帮他们,对我的朗诵他们的总监也非常满意,直夸我把他要的感觉都念出来了,可录音后就音讯全无,并一再把应承的事忘了那就显得有点欠缺诚意,仿佛利用人后就置之脑后,也许是他们演出太忙,也许是负责寄票的同学大意,但那位与我联系的主席知道后却毫无歉意,我昨日就对她说若我不主动问票的事就错过这场演出了,唉!录音前后的态度差别好大,让我心里着实有点不舒服,还好他们此次由八个业余团体呈献的演出有一定的水平,除了主要舞蹈员精彩的表演,灯光音效都配合得很好,尤其是音乐把剧情烘托得淋漓尽致,牵动观众的情绪,可惜下午场观众很少,也许夜场会有更多观众吧!?
吃过晚饭,冒着小雨到芳林公园参加那里的联络所配合华族文化节主办的《客家歌曲之夜》,参与演出的是新加坡各客家会馆和来自新山的客家公会,演出7点多开始,各会馆代表或独唱或小组齐唱,以阿姆话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今年大部分歌曲是以台湾流行曲风的为多,传统山歌少之又少,亏司仪还一直说那是客家山歌之夜,叫人哭笑不得;另外,既然是客家歌曲之夜,某会馆却派出几位婆婆妈妈伴着华语歌《西湖春》跳舞,舞步也不熟悉,跳错了还要求从头再来,似乎是来排练而非演出,该会馆还派出华乐队演奏三首与客家歌沾不上边的乐曲,占据了好多演出时间,许多观众已纷纷离场,对我们排在后面出场的表演者真的很不公平,其实该会馆可以安排华乐伴奏演唱客家歌,加上伴舞,那不是一举三得,且更有看头?也许是等得累了,也许是咳嗽未愈,近晚上十点轮到我上场领唱《妹子斯文盖一村》时,感觉气不顺,声音不受控制,完全唱不出练习时的水平,幸好我们茶阳大埔会馆小组选唱的最后两首歌曲《山歌唱出客家情》及《猜调》非常热闹欢快,看得出现场气氛不错,观众似乎也感染了欢乐的气息,总算顺利交差!总的来说,主办这样的方言歌曲之夜让乡亲听听平日少有机会听到的歌曲,原是值得嘉许的事,但若不提高演唱水平,大家只为上台而上台,有些真的是荒腔走板,看来只会吓走观众,结局是演唱者比观众多那就没意思了,主办者也应在节目编排上稍加用心,不妨规定各会馆最少要唱一首传统的山歌,或是根据传统山歌改变的新山歌,这样才能把悠扬悦耳的客家音乐传承下去,别让人以为客家山歌就是台湾流行曲风的歌曲,其实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地区分布很广,单单在中国,除了广东省和福建省,广西、江西、四川等地也有很多客家乡亲聚居地,因此形成不同风味的山歌及新山歌,加上近年来各地也开始兴起演唱客家歌曲的风气,许多结合传统山歌的优秀新创造纷纷出炉,在台湾也涌现大量不同风格的客家歌,跳出了前几年充满浓浓东洋味或闽南味的框框;但愿新加坡有越来越多人喜欢客家歌,传唱客家歌,让更多人认识到客家歌原来是那么精彩纷呈,多姿多彩的!!

2010年9月6日星期一

《巴株巴轄》


上週六一早就跟爸爸、叔叔及大哥搭車北上柔佛巴株巴轄,那是他們三人的出生地,也是我父母共結連理的地方,記得小時候一年總要去一兩回,後來外公外婆去世了就漸漸少有機會北上,雖然三舅、表叔、表哥及幾位姑媽都還住在那兒,我最後一次去那裡是近十年前表弟結婚去喝喜酒;此次則是要到那裡的中華公會拜祭過世50多年的爺爺,也順便拜訪好久不見的親戚,不巧三舅一家到金馬崙高原度假無緣相見,只是和表叔、表哥及大姑媽三家人敘敘舊,熱情好客的表叔充當司機帶我們到處逛,雖然已近十年未到小城,發現舊城區並無多大改變,反倒是一些新發展的霸級超市區後來居上,熱鬧得很!那裡的房子、車子都很便宜,一家人擁有幾間房子和幾輛車是平常事,真是羨煞人也!其實若有空又有伴,常到這些小城作客,買東西、吃東西,舒緩大都會生活的壓力也真是人生一大樂事,只要有機會,我想我會常回到父母生長的地方走走看看! 此行也發現表叔也愛唱客家歌曲,他隨口哼唱的幾首都是我很熟悉的,原來身為巴株巴轄茶陽大埔會館會長的表叔,曾經獲得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贈送客家歌曲光碟,他自己跟著光碟學唱,倒是有板有眼,可惜當地茶陽大埔會館沒有開班教唱客家歌,許多客家鄉親根本沒機會聽到這些歌曲,真遺憾!
我們這回是從新山乘搭長途巴士去巴株巴轄,回程也是到新山搭某快車回新加坡,原以為星期日關卡會花很長時間排隊,沒想到新馬兩邊都順利,只是過了新山關卡後花了近一小時等那“快車”,眼看另一家經營同樣路線的黃色巴士公司的車子過了十幾趟,我們卻還在痴痴地等,莫名地被罰站了一個小時,等車來到時問那個負責人怎麼那麼久,他竟回答“是這樣的啦!”好吧!那以後誰還敢搭乘你們這種“快車”?最可憐的是一些沒位子坐的乘客還得從新山一直罰站到新加坡終站,真是豈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