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7日星期五

《卖命》

今天早上六时未到就踏入办公室,只因监制昨天在我回家后一通电话说我的片子有问题要我早点回去检查,但今早助导却说没问题,让我虚惊一场,今天的嘉宾都很准时,反倒是我不好意思让他们久等,因为我必须送一组嘉宾出去才能接下一组进来,其间还得负责接热线电话,无法分身,幸好今天来的大都是老朋友,其中李秉萱先生还是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的支持者,今早一见面就叫我听众园地的园丁,让我一阵心酸涌上心头;现场节目一结束,吃过早餐就又开始联络工作,下周二的嘉宾还没着落呢,本来说好要来的医生知道是上大清早的现场节目竟打退堂鼓,害他的公关直向我道歉,幸好在友人的协助下找到一位医学博士愿意拔刀相助,谢天谢地!下午又得帮另一个节目录旁述,到三点多才能剪辑我星期一要播的预告片,过后还得给监制过目才能过关,幸好她只要我改稿没叫我重剪片子,等一切该做的事做完后才发现已将近下午五点,又是十一小时的奋战,若长此下去简直是卖命嘛!你说能不辞职吗?

2009年3月26日星期四

《忙》

今天一上班就埋头苦干,为明天的节目作最后的检查,同时为下周二的节目发愁,其中一个单元,监制指定要找个医生谈手足口症,我从昨天开始打电话到各大医院求助,得到的答案不是会谈这个病症的医生休假,就是医生不会说华语,兜了一圈今天再打去竹脚妇幼医院试试,幸好一位负责公关事务的好心小姐,虽然休假仍为我找到一位医生来上节目,顿觉乌云散去,重见天日,但只要她还没给我那位医生的名字我心里还是不踏实,希望明天会有好消息,要不然又要看上司的臭脸了,下周二的另一位嘉宾是香港著名漫画家黄玉郎,倒是挺令人期待,到底他是如何引用日本漫画的元素加上中国连环图的形式,创作了那么多风靡一时的漫画?不久前还和中国中央电视台合作制作了适合儿童观看的动画片,此次就是为了宣传此片而来,到时要好好一睹漫画大师的风采。

2009年3月24日星期二

《找茬儿》

有位叫阿特的网友问碴字怎么念?碴的读音是cha第二声,意思是小碎块、器皿上的破口、或是嫌隙的意思,又或指提到的事情或人家刚说完的话,如答碴、接碴;也许阿特是看了我写的《找碴》才这么问,是的,找碴儿就是故意挑毛病的意思,也作找茬儿,碴和茬读音一样,自从我被调过来这个工作单位,就老被人找茬儿,被人贬得像个笨蛋,最气的还是明明自己请我帮忙到最后一天,会减去我最后一天的编导工作,让我喘口气,先是否认她说过,后给她看那天她自己亲手划掉的痕迹,她才说没法子,人手不足,其实她可用兼职的同事帮忙就是故意为难我,要我一定得累到最后一刻,如此没信用的上司真叫人心寒,好吧!就给你做吧,退一步海阔天空,何必再给自己压力呢?

2009年3月22日星期日

《欢唱》

昨晚又是芳林民众俱乐部举办一年一度的华族文化夜之客家山歌夜的日子,来自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属下的多家会馆都派代表参加,连彼岸的新山客家公会的朋友也跨海来表演,虽然天公又落水,但却浇不息大伙心中的欢乐之火,一首首不同风格的客家歌曲传送的美妙音符让下着细雨的夜晚显得格外美好,更叫人愉悦的是许多会馆的客家歌唱团团员的歌唱得越来越好,选唱的歌曲也越来越多样化,有中国不同省份的传统山歌和现代创作歌曲,还有台湾及马来西亚的客家歌,从现场观众的脸上就不难看出大家对平时难得听到的乡音乡情非常欣赏,我还在人群中看见一位金发碧眼的年轻观众陪同华族亲人来观赏,他脸上的表情显露了他全情投入地欣赏,尤其当我们茶阳大埔会馆在唱一曲轻快的歌时,他也绽放欢愉的笑靥;是的,台上尽情地以代代相传的语言高歌,台下欣喜地聆听以自己或是熟悉或是已渐淡忘的语言唱出的歌,虽然这种语言在狮城已难再传承,但我们还是要把希望的火种点亮,以动听的旋律、动人的词曲,让客家人的歌声响彻黑暗的夜空,身为客家子弟,在痛心语言式微的当儿,能以祖先传下来的阿姆话引吭高歌,与乡亲父老一起欢唱,真是无比欢畅!

2009年3月17日星期二

《讲华语运动》

今天突然接到任务要我把过去的讲华语运动的影片找出来剪成几段短片,因为监制今天看报才发现今年是新加坡推行讲华语运动30周年,幸好有助导帮忙找片子,不然我可不知从何找起,但他找了一天也没找到合适的,主编要他明天继续,我也花了一天上网找资料,同时联络今年运动的有关负责人上节目,监制希望他们星期五早上来,可那位负责人要明天才给我答复,我也只能干着急,其实,讲华语运动这本地最长寿的运动,说成功的话是把华人方言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就消灭(可惜呀!方言亦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年轻华人几乎人人会说华语,爱不爱说,纯正与否就另当别论,说这运动不成功是越来越多的华人的家庭用语是英语,许多家长还是认为不懂中文依然能当高官,不懂英文就会吃大亏,华语也就沦为巴刹(菜市场)用语;当然英文算是国际语言,学好英文是无庸置疑的,加上我们要和异族同胞沟通,英语更显重要,但身为炎黄子孙却歧视华文,不说华语,视学中文为畏途就叫人痛心了,就算新加坡标榜着双语教育,要找个真正英语和华语都说得纯正的年轻人还真难,尤其是中文水平更是每况愈下,一些媒体工作者连中文的谦辞都不懂,或是措辞不当,往往闹出不少笑话,如若整个大环境不重视中文,广播电视一再降低水平迎合受众,中文教育政策又频频让步,再推行30年华语运动只怕也是徒然。呜呼!

2009年3月14日星期六

《欢聚》




最近写的博客写的都是烦心的事,很抱歉让所有关心我的朋友分担我的苦闷,今天总算度过愉快的一天,虽然昨晚因头疼早在八点就上床,今早起来还是浑身不舒服,但已约好亚锟去接来自吉隆坡的蔡再安听友,一块儿拜访前辈歌星屈云云大姐,只好吞了两颗止痛药就出门,后来不知是止痛药发挥疗效还是我心情转好,头疼也好了;82岁的云云姐一早就在大门前等我们,亲切的她比起几年前我和她在电台见面时瘦了许多,但精神很好,再安听友见着她更是心花怒放,就像小歌迷见着偶像一样,原来他中学时期还曾为了到歌台看云云姐表演逃学,没想到几十年后竟然能有机会和这位三轮车上的小姐近距离面谈,我们从云云姐的歌曲谈到她的近况,知道她当初刚出道时就受到歌仙陈歌辛的赏识,唱代表作《无名氏》陈歌辛亲自连同歌唱界名人黄飞然、黄源尹为她和音;知道自从她先生三年前去世后她的健康就大不如前,这也难怪,过去几十年夫妻俩无论去那儿都形影不离,包括到电台接受访问,如今一人先走了,3个孩子又不在身边,难怪她很难调适过来;过后我们一起去吃午餐,再安大哥又问了云云姐好多问题,他可是做足了功课,有备而来,回吉隆坡后还得向那儿的歌友汇报此行的收获吧!好学的他还准备向云云姐学上海话呢!云云姐也一口答应了,并欢迎我们常常去她家坐坐,她还答应只要身体状况好,一定到吉隆坡去和热情的歌友相见欢,让我们一起祝福云云姐健康硬朗,祝愿更多她的歌迷能分享与她见面的喜乐;云云姐还告诉我她最爱收听广播,让她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她也喜欢我在958城市频道录的广播小说,可惜如果城市频道在我离开新传媒后仍不给我录音费,我就不可能再无条件帮忙献声了;谢谢不爱出门的云云姐今天答应和我们相聚,让我在情绪低落之际飘来几许欢乐的音符,相信再安大哥心中的喜悦一定不比我少,虽然他常来新加坡看儿孙,但此行必给他的生命乐章又添上美丽难忘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