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31日星期四

《聚》


又是前国际台同事聚餐的时候,我早早到达约定的地点,一家由淑君建议的意大利餐厅,旧同事依约陆续到来,包括:士嘉、亚锟、玉青、稚瑛、进远、洁莹、建荣及淑君,后来剑斌在稍晚时候也赶来与我们相聚,可惜节目总监在家养病未能参与,我们都祝福她早日康复,快乐地迎接新的一年;我们在餐厅还意外遇见目前在958城市频道工作的前同事德明,后来还见到国际台的兼职同事金梅也刚好携女来用餐,真是太巧了!大家久违碰面,吃吃聊聊,互诉别后情形,餐后还到附近弹唱人老板忆仁兄的温馨教室继续喝茶及谈天说地,近十一时才各自打道回府,谢谢淑君的安排及忆仁兄夫妇的款待,也很高兴此次相聚能见着大部分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关台时的老同事,期待下一回的再相聚!祝大家新年进步!

2009年12月29日星期二

《夜宵》

昨日会馆歌唱班下课后与其中一些同学到附近宵夜,因其中两位最近中了马票,虽说数目不大,但他们还是有福同享,请我们吃夜宵,我向来不常吃夜宵,这两个星期却频频破戒,老实说也不知是不是真的吃太饱睡觉容易做恶梦,吃夜宵后的夜晚总是睡不好,但能和朋友聚聚聊天还真是其乐融融;记得小时候父母除了开店作生意,晚上还得去夜市摆摊子,偶尔他们会带回来香喷喷的炒粿条给我们当夜宵,因为当时家中人口多虽只能尝到几口,却已叫我回味无穷,带着满嘴的香味入梦乡,在那生活水平较低的年代,能偶尔尝到美食可真是让人难忘,似乎也特别美味,就连当时用来蘸鱼丸的辣椒酱青也比现在的要香上几十倍,说真的,那香味只能在记忆深处寻找,随着老一辈小贩的退隐,很多美食已不复当年的美味,千篇一律的食阁及小贩中心,卖的已不是当年夜宵的精彩,昨晚我们就吃到又贵又不好吃的薄饼,跟我童年时吃的简直是天壤之别。

2009年12月25日星期五

《平安夜》

今年的平安夜不是一个人过,而是和一群爱唱歌的大哥大姐开开心心地共度,这是我第二次正式参与他们的歌咏队,因为他们的歌唱老师是我引荐的,加上他们男声人数不足,所以我也被邀加入,老师教唱的多数是一些非常经典的隽永金曲以及一些当年深受欢迎的民歌名曲,如:《采花》、《三月里来好春光》、《大海呀故乡》、《南泥湾》、《玻璃窗》、《翡翠湾》、《田园之歌》、《驼铃》等等,老师还用录像机把我们的演唱录起来再播出来让我们自己检讨优缺点,真是煞费苦心,加上他灵活逗趣的教法,学员们都很喜欢上他的课,经他的细心指导,发现自己唱高音时比较没那么紧张,声带松了很多;到那儿上课还能品尝负责人贴心准备的甜品,下课后也让我们留下来继续飙歌,一首接一首久违了的歌曲,唱得不亦乐乎,乐而忘返,只怨夜幕匆匆低垂,不得不互道晚安,真的很开心,平安夜的歌声久久回旋在脑海中。
祝正在看我博客的您圣诞快乐!平安喜乐!

2009年12月22日星期二

《北上-2》

此次与会馆客家班的友人到吉隆坡参与客家歌谣观摩会,也算是又一次挺开心的旅程,除了上台表演,我们也大饱口福,三天内美食不断祭五脏庙,平时不吃夜宵的我也舍命陪君子,吃得不亦乐乎,例如砂锅老鼠粉、炒生肠、山芭鸡等新加坡难得一吃的食物,真是大快朵颐也!可惜住的旅店叫人失望极了,停电断水不说,白毛巾已变成灰色,房间也没来清理,冷冷的早餐更是难以下咽,我们决定下回请团长再也不能为了节省一点钱而委屈我们,因为休息不足,绝对会影响我们的演出;只可惜我们不是全体出动,要不然一定更好玩,加上不是包车,在车上也不敢放声歌唱,只能和旁边的团友低声吟唱,过过歌瘾的同时也打发枯燥的车程,希望下一回能有更多团友与我们同行,在传扬客家歌曲的同时,尽情玩乐!

《北上》

上个星期五一早就摸黑出门,到惹兰勿刹那里搭长途巴士北上吉隆坡,这次是为了参加雪隆惠州会馆妇女组主办的客家歌谣观摩演出,因为还得当主持就提早一天出发,以便和主办者及另一位女主持谈谈,可是没想到第二天那女主持竟近乎失声,主办者坚持要她上台,我只好帮她该说的话也说了,虽然之前主办者说她有主持经验,但不知是嗓子不舒服还是怯场,她的声音根本传不到台下,我说若她很不舒服就由我报告,过后她还是自己上阵,结果第二天主办者还问我为何听不到她的声音,其实除了她声音小,负责音响的人也有责任,连我的声音台下也听不清,因为只有两支麦克风,既用来主持还得用来唱歌,回音太大,高音不足,传出去的声音很散,最后大合唱他们竟把我的麦克风抢去,害我完场前还得冲过去抢回来收场,女主持的麦克风却不知在谁手上,她慌得把原来我安排给她说的话都忘了,我只好自己说完,献花时也乱成一团,该接受花束的人被挤到后面,有些根本懒得上台,观众已急不及待地竞相离场,台上台下一样乱。
让我惊讶的是在演出进行时竟有人进来卖报纸,坐在第一排的会馆领导人也买一份旁若无人地阅报,一点都不尊重台上的表演者,下半场节目开始时我已高声叫大家就坐,请大家欣赏更多好听的歌曲,但观众席的声浪还是此起彼伏,后来主办者问我为何不大声呼喝大家安静,我想那样太没礼貌了吧?
总的来说,此次是她们首次办全马客家歌曲观摩会,歌唱水平也很平均,有几位独唱者更臻专业水平,值得为主办者鼓掌!希望她们能带动客家歌曲的热潮,再接再厉,让这汇报演出成为常年活动。
在会场我还意外地见到国际台的忠实听众曾月香、陈龙贤等,他乡遇故知,心里特别高兴!

2009年12月17日星期四

《魇、靥》

梦魇的魇与笑靥的靥长得很像,读音却不同,很多人都读错这两个字,魇是指作可怕的梦,梦中觉得有什么东西压住不能动弹,读音是yan,第三声,与眼睛的眼同音,梦魇的意思是睡眠中做一种感到压抑而呼吸困难的梦,多由过度疲劳,消化不良或大脑皮层过度紧张引起;靥则是指酒窝,读音是ye,第四声,一般常和笑字连在一起--笑靥,笑靥也指笑脸;以前我也老是搞混这俩字的读音,后来用联想法,做恶梦就像用眼睛看到一样,所以梦魇的魇yan是和眼睛的眼yan同音,而开心时我们喜欢说“耶”ye,脸上也会露出笑容,所以读笑靥ye,从此就不再念错了。

2009年12月16日星期三

《乡音》


一连两晚在大会堂观赏了梅州市山歌剧团的精彩演出,算是最近忙碌之后的慰劳,他们的演出紧紧扣住现场所有客家乡亲的心弦,个人较喜欢的是小品和山歌小戏,难得听到纯正动听的客语对白,反而是独唱项目,因为选的歌多是新创作的歌曲,加上有几首是以华语演唱,引不起共鸣,这次来的二十几位团员大多年纪很轻,几乎个个会唱会演还会跳舞,真叫人佩服!

这是一次难得的演出,也是狮城客家乡亲又一次的相聚,可惜许多会馆买了票却在最后一分钟才找人去看,加上不是周末,很多位子最后都没填满,白白浪费了这些座位,太可惜了!

2009年12月14日星期一

《出丑》


原以为一切可以顺利进行,但还是出现状况,尴尬不已!
昨晚在莱佛士城举办的客总周年会庆千人宴,主宾是我们的乡亲李总理,我们两个主持(尤其是丽贞)为了流程顺利进行,一直提醒有关负责人下一步该做什么,但到了我们上台带领大家唱《客家本色》时,音乐却迟迟没播,害我们在台上胡扯了一番,结果还是草草以清唱交差,明明在一抵达会场就确定音响负责人已有该伴唱音乐,上台前还再度确认,后来才知道他把冯京当马凉,根本没拿到那伴唱碟,就不知原本应该交碟的客总负责人为何忘了此事?害我们在台上出丑,慌乱中起调太高,唱得我们俩杀鸡似的声音,原是大家唱,在台上发现来宾们根本没歌词怎么唱?有关负责人过后还说幸好一切顺利只是这环节才出小问题,难道他早就有出大问题的心理准备?换作当时在台上的是他,不知他有何感受?
虽然永定会馆青年团团员愿意帮忙后台工作,但因缺乏指挥工作的人,结果连会长上台致辞用的讲台无人搬上去,会长还误用了李总理的专用讲台,后来到工委会主席致谢词时,客总讲台还是被遗忘在后台,主席上台时才问我们为何无讲台,我们能怎样?只好委屈他拿着稿念吧!
另一段小插曲是一位中国的年轻歌手要我们根据她写的稿介绍她,其实和我原本写的差不多,只是她连演过电视剧的剧名也要我们一一报告,抱歉,我们上台时还是简短介绍,让大家知道她多才多艺已足矣,当她唱完第一首歌原以为她该下台,她却说这首客家歌还有华语版,要继续献唱,我想前面的表演嘉宾都唱两首歌,她应也不例外,可能又是有关负责人没通知我们,但我们一下台就被其中一位副会长责问为何让她多唱一首歌,因为总理已到时间离场,唉!是你们的人交待不清呀!
谢天谢地,客总会庆一系列活动总算一个段落,带着又饥又渴又累的身躯踏上归途.................

2009年12月13日星期日

《乱》

从来不曾当主持还得满场飞帮忙找人上台唱歌,昨晚南洋客属总会为欢迎来自海外的乡亲举办迎宾宴,由于负责人没事先安排好节目,致使后半场无人上台,我和另一位主持只好拼命说话救场,还趁空档到处请人上台,害我台上台下跑,累死了,客总负责人也不管,大家尽顾着和宾客聊天;其实我下午五时到场却见不到任何负责人的踪影,到了六十三十分才见一些大头头进来,但负责办事的负责人还是没出现,结果海外乡亲已进场,台上才开始为刚坐定的华乐团试音响,一时杂音刺耳难堪,场面混乱,到了宴会该开始的时间还是没人给主持示意,大家还是乱哄哄地高声说话或不停地合照留念,虽然我们请他们就坐他们也不理会,我们只好当机立断大声宣布宴会开始,这才把吵杂声压下去,大家才把视线转移到主持身上,可笑的是,舞台很小华乐团员挤得满满的,部分华乐团演奏员得坐在台下,我们主持人只好站在台下开场,客总副会长赖教授也在台下致词,感觉怪怪的,过后为了能回到台上主持,我们只好东拉西扯谈些新加坡客家歌谣的发展点滴,让华乐团撤走;接下去的流程还算顺利,就是缺少一个安排表演节目的负责人,大家都指望主持人能临场找人上台,幸好还有一段短片让大家观赏,不然我真不知该如何打发剩下的时间;唉!明天的80周年会庆千人宴才是重头戏,我真不敢想象又会怎么个乱法儿?问题的症结是他们真正做事的人太少,就靠一两位董事包办一切,累死他们不说,连我们主持也一起受累,许多细节事先没注意,乐团、主持及音响工作人员等都不知该等谁的指示,大家都得见机行事,虽然他们要求不高,还说乱中有序,圆满结束,但我们主持人整晚是又气又急,血压飙升,难怪我一走出宴会大厅就有虚脱的感觉,好累好累!幸好还能平安开车回家。

2009年12月11日星期五

《纳闷》

明天就是客属总会80周年会庆迎宾宴,后天就是千人宴,直到今早我才收到未经最后确定的迎宾宴流程,也没人通知我们主持人确切地点在哪里,几点得报到,真怕临场乱成一团,只好见招拆招,走一步看一步,本来说好要当礼品送给海内外乡亲的DVD也因来不及印制不出版了,只是在千人宴上播出客总历史的部分,新加坡客家歌谣部分也不知播不播放?但我和剪辑的单位还是决定把DVD完整地赶制出来,其实我早就担心以他们那种审稿进度一定不能如期完成,大家好像都不积极,直到最后关头就放弃出版,真扫兴!我本来只负责旁述,后来加上写稿,再后来还得帮忙选片及提供音乐和歌曲,前两天下午都在为此事忙,也不见客总负责人出现,说真的到底谁该出现我也搞不清楚,只好由我帮剪辑师找适合的画面,希望为客总历史及新加坡客家歌谣发展史留下一点资料;真纳闷,这么大的一个组织,那么多董事,那么重要的庆典,真正在做事的却只有几个人,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2009年12月5日星期六

《交流会》


去年9月曾随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华乐团到中国汕头潮阳演出,昨天潮阳东信文艺协会笛套演奏团一行80多人特地回访,在新加坡宗乡总会礼堂和客属华乐团呈献《新乐朝阳音乐晚会》,上半场是客属华乐团演奏,下半场则由远方的客人带来高水平的潮乐及潮剧选段演唱,新加坡客属华乐团选奏的曲目是一些观众熟悉的乐曲,如:《丰收锣鼓》、《阳春白雪》、《旧曲难忘》、《骏马奔驰保边疆》等等,让大家听出耳油,而东信文艺协会的潮州音乐也很精彩,2位女声独唱的潮剧选段更叫人陶醉,可喜的是他们当中有许多十几岁的少年乐手,就如他们强调的由老带小,传承传统艺术,而他们此回能倾巢而出,全凭会长陈桂州先生大力支持,陈先生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本身也热爱潮乐,喜欢拉二胡,昨天他还领奏其中一首弦诗乐《喜春风》,真是出钱又出力,叫人佩服!此行他们也带来一位汕头电视台年轻帅哥当司仪,唇红齿白,一口专业发音的华语,让演出锦上添花,尤其是当我和他站在一起主持时,更显得他的青春气息逼人来,幸好我还能稳住阵脚,沉稳地应对,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文化参赞还以为我是从中国北方来的新移民,其实我早已习惯被人误会,除了在新加坡,当年在台湾搭计程车也老被司机以为是台湾的外省人,幸好那时蓝绿还不分明,要不然可能还会被赶下车,当我说是新加坡人,他们就露出惊讶的表情,似乎新加坡人的华语都是不标准的,说标准华语的就非新加坡人。

2009年12月3日星期四

《对比》

昨天早上陪老爸去医院作个小手术,半个小时后老爸就出来了,他说那华人医生不太会说华语,还好有护士当翻译,才不至于让他鸭子听雷似的,后来到柜台结帐时惊觉那位小姐是马来同胞却能用华语与老爸详细介绍收费及预订复诊日期,她的华语还带翘舌音,抑扬顿挫,十分标准,让我们不禁要夸赞她几句,她也显得很开心、自豪;华人不会说华语,生活在同一个国度的马来同胞却能运用自如,不知那位医生有何感想?

2009年11月30日星期一

《邀约》

泰国勿洞的吴听友向来都大力支持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在关台前的聚会,他和大约十位听友特地从泰南赶来镔城和我们话别,让我感动不已;今天收到他的电邮,热情邀约电台前同事及各地听友结伴到勿洞旅游,他说那里是泰国华人聚居地,除了是当年马共基地之外,那里还生产野山药材及有机蔬菜,山明水秀,是个养生的好去处,最近也吸引了一些马来西亚的观光客前往旅游;由于泰南经常传出动乱的消息,致使我们对那里产生恐惧的心理,如若局势稳定,勿洞还真是休闲的另一选择,但最重要的还是能和在空中结缘多年的忠实听友好好聚聚,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2009年11月29日星期日

《观摩会》




第六届客家歌谣观摩会昨晚在大巴窑宗乡总会礼堂举行,现场六百多个座位座无虚席,这次演出也是配合南洋客属总会80周年会庆而举办,演出单位除了新加坡近20个客属会馆,还请来大马山歌王丘惠中,台湾国立艺术教育馆歌谣班来助阵,今年最特别的是邀请马来文化中心的表演团队为我们载歌载舞马来诗歌班顿,据说班顿和客家山歌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是四句及讲究押韵,我们还安排客家山歌与马来班顿来一段互动演唱《梅县情歌》,现场观众反应非常热烈,成为昨晚演出的亮点;今年大部分会馆歌唱员的水平都进步了,可喜的是首次参与演出的永定会馆派出了青年团,平均年龄30岁,与其他会馆一比,他们显得充满活力,也让我看到新加坡歌谣的新希望。
除了唱歌,我也担任主持,今年是首次和汪丽贞搭档,凭她丰富的经验,昨晚对她来说应只是小菜一碟,这个久未说客家话的大埔人也很高兴能从这次演出中汲取更多有关客家歌的知识,她还说听了之后还兴起创作客家歌的冲动,原来她和她先生都是充满音乐细胞之人,我当然捉紧机会鼓励她早日尝试写客家歌,唱客家歌,为丰富本地客家文化尽力。
昨天唯一让我不快的事,开场前某位负责人说为了节省时间,叫我不必报一些会馆的代表上台领纪念牌,结果后来我却被人责问为何不报他们的会馆,我在忙乱中又忘了是谁叫我不要报告,幸好后来才想起是哪位,请他去解释,另外,主宾还未走入会场就被通知来了,结果害观众起立鼓掌了一阵子仍未见主宾现身,邀请主宾上台颁发纪念牌却无人负责把纪念牌拿给他,原本要鸣锣开场,却发现没带锣,一些人的演唱曲目换了无人通知主持,中场休息时不事先安排乐队的位置,结果花了很长的时间让观众看他们在台上手忙脚乱,总之就是缺乏一个总指挥,连舞台监督都不知是谁,也因为浪费了不少时间,演出将近十一时才结束,一些观众早已离场,对最后出场的会馆真的不公平。
主宾如切区国会议员曾士生倒是耐心地从头欣赏到底,他在开场时说的话很有意思,虽然他是福建人,听不懂客家话,但他说客家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应该保留及传承的,他还呼吁,客家人一定要多支持客家文化,若自己人不不支持谁来支持呢?

2009年11月26日星期四

《逛街》

我向来不喜欢瞎逛血拼,今天早上完成了录音任务,中午在大巴窑和我久违的保险经纪碰面一起吃饭,他又向我建议应买另一种健康保险,可是我在他公司已保了七种保单,现在实在不想再买了,除非把旧的停了,幸好他只是建议并没有强硬推销,要不然我可能又会像以前一样投保;过后我就一人到大型电器行看洗衣机,爸妈家的那架已罢工,要尽快买一架新的回去,为了货比三家我就搭地铁去乌节路看看,几个月没到那儿,先得坊对面竟多了一家新的购物中心,隔邻还有一家即将开幕,虽然不是周末,人潮还是一样汹涌,生平最怕人挤人,加上天气热得叫人头冒金星,我快速躲入电器行冷清的一角物色理想的洗衣机,抄下价钱及型号就打道回府,还用手机拍下照片让爸妈看看,过两天才决定买哪一台,据老爸说去一些小的电器店买会较便宜;哗!下午的热浪真的好可怕,回家以后速速冲凉,连自来水都像热水一样,不过洗澡后感觉舒服多了,吃了小点心,就昏昏沉沉地去和周公小聚...................

2009年11月22日星期日

《美食节》

今天起了个大清早,九点钟就到南洋客属总会报到,一到那儿就看见各会馆会员都在忙着准备开档卖客家美食,好不热闹!这是南洋客属总会庆祝80周年会庆的活动之一--客家美食节;除了卖各种各样的美食,还设了一个歌台让乡亲们上台唱客家歌娱乐观众,我就负责歌台主持的工作,可是直到今天我才知道,他们没有一个负责人安排歌台的节目,一切只好见机行事,除了客家歌,客总楼上的肚皮舞学院的美女也呈献浓浓中东风情的舞蹈,看得观众们目不转睛,虽有人质疑为何客家舞台出现肚皮舞,但我想大多数人还是想看看美女婀娜曼妙的舞姿,也给炎热的现场带来阵阵清凉,而突然出现的华乐表演倒真叫我措手不及,奇怪!是谁安排的?竟没事先通知,老实说现场乱哄哄的,谁会静下心来欣赏《渔舟唱晚》?

其实爱唱歌的乡亲真不少,但有些排不到就要回家了,到了下午1点多,人潮稍退,报名唱歌的人也少了,我就客串了几首,也希望透过我的介绍,有更多乡亲到各会馆学唱客家歌,值得高兴的事,事后还有人问我哪里能买到客家歌专辑。

虽然今天一切都在毫无头绪的情形下进行,总算在一些乡亲的合作下完成任务,真要谢谢应和会馆的梁平在旁帮我登记演唱者及歌名,也感激上台唱歌的朋友耐心等待,我担心的混乱情况才没发生,顺利完成任务才惊觉肚子空空,美食早被抢购一空,幸好张家胜副会长给我送来算盘子,才不至于完全与美食擦肩而过。

《费玉清》

听费玉清的歌已近30年,他的《一剪梅》、《乡愁》、《水汪汪》、《情深往事》、《你是我永远的乡愁》及无数的隽永金曲,都是我百听不厌的,他独特的嗓音迷倒不少歌迷,难怪昨晚他的演唱会几乎满座,近3个小时不间断的演唱,各种曲风的歌他都得心应手,连新歌《遇见》、《隐形的翅膀》、《菊花台》等也让他唱出自己的味道,形象斯文的他模仿起刘文正、凌峰、蔡琴等人时惟妙惟肖,尤其是刘文正的歌声几可乱真,当然也少不了说说他拿手的笑话,让观众发出会心的微笑,如他说一对夫妇互相调侃对方死后会立碑纪念,丈夫给太太立的碑上会写“唠叨一生,终于闭嘴”,太太也回敬丈夫一句碑文“软弱一生,终于僵硬”。

这是我第一次现场观赏费玉清演唱,对他的唱功佩服得五体投地,虽然他唱歌时喜欢拉长脖子,据说歌唱方法错误,但他发出的声音真的让我折服,不管老歌新曲,从他口里轻轻飘出真令人陶醉,当年也多亏有他、凤飞飞、蔡琴等人翻唱许多不朽金曲,我才接触到这些词曲优美的长青名曲,也许有人还是喜欢原汁原味原唱者的歌声,但我也不排斥翻唱者把歌曲广为传扬,只要唱得好,又何必执著于谁是原唱者呢?或是不屑欣赏翻唱者的歌声呢?

很高兴有机会观赏费玉清的演唱会,可惜美好时光总是过得特快,近十一点,观众才带着意犹未尽的心情步出室内体育馆,相信他们也和我一样,脑海中还一直回荡着小哥的歌声吧!

2009年11月21日星期六

《学华文》

这几天很多人又在谈学华文的话题,因为最高领导人认为过去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是“疯狂”的,也害了好多家庭用语为英语的孩童对中文极度厌恶,其实学习任何语文都不能少了死背这个环节,想当年上小学时就经历听写、默写才对许多美丽的词句印象深刻,印象中背得最勤,最有成就感的就是小六时背了百多个成语,还从中知道许多典故及有趣的故事,奇怪怎么就越发对中文产生兴趣,绝无厌恶之感,现在回想起来,还要怪英文老师为何当年不给我们多背一些英文单字,那我的英文单字就不会那么有限公司了,当然,自己的学习态度也很重要,当年的华校生除了一科英文外,其它科目都是以中文教授,许多优良的传统价值观,伦理些道德是透过中华文学、中国历史潜移默化地进入脑海;而眼下的学生只学一科华文,加上前些年大家普遍崇洋的心理,重洋轻华的观念已深植心中,教育部更一再善意配合学生程度降低中文水平,单单普通水准会考的华文听力测验就有五种不同的版本,以让学生顺利过关,真是可悲呀!学习任何事物,兴趣最重要,我绝对赞成要透过灵活的教学方式教中文,像歌唱、戏剧、游戏等,但若完全改以英语来教华文我就不敢苟同了,最最重要的是家长和学生都应认识到学好中文的迫切性,别被人家称赞是双语兼会就沾沾自喜,最怕是两种语文都不到位,两头不到岸。

2009年11月19日星期四

《男声合唱团》

今年6月新加坡东艺男声合唱团加入茶阳大埔会馆,改名为茶阳大埔男声合唱团,这是一支很活跃的合唱团,短短几个月就举办了两场音乐会,昨晚他们在新加坡大会堂呈献了一场《雅俗共赏音乐会》,请来中国国家一级指挥张峥、女高音吴琳、男高音苏日他拉图等助阵,选唱多首观众耳熟能详的歌曲,包括:《我爱你中国》、《千里草原把身翻》、《东方之珠》、《少林少林》、《满江红》、《菊花台》、《再回首》、《卡布里岛》及几首西洋歌剧选曲等,整体来看,男声合唱团的水平不错,只是偶有个别男高音的声音太突出,显得不协调,轮唱时也出现拍子不齐的失误,最令我赞叹的是目前在法国进修博士学位的女高音吴琳,她的声音饱满清亮、歌曲感情拿捏得很好,唱高音时轻轻松松,非常悦耳,只可惜我对西洋歌剧不熟,不知她在唱什么,但她唱的两首中文歌曲却真叫人听出耳油;美中不足,令人遗憾的是蒙古男高音苏日他拉图因身体不适,唱了两首歌剧选曲就离场,原本要唱的两首中文歌曲只好取消,真想听听他唱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其实,我和这男声合唱团还挺有缘,1995年成立时,因部分团员是前李豪合唱团的团员,几个同龄友曾拉我加入,但当时工作忙碌未能答应,没想到十几年后,他们却加入我的会馆,在同一个屋檐下高歌,昨晚还看到好多熟悉的脸孔站在台上,有一位当年还是个中学生,很高兴他还坚持活跃于合唱团的活动。
昨晚除了会馆的乡亲,也喜见许多老朋友,散场后还真感激老友王连三夫妇送我一程,省却了我搭公车回家的麻烦。

2009年11月18日星期三

《撰稿》

今年是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成立80周年,11及12月他们除了举办大型庆典之外,也举办美食节、新加坡客家歌谣观摩会及请来梅州专业歌舞团演出等,非常热闹,另外也决定出版一张纪念DVD,收录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的简史及新加坡客家歌谣的发展历程,起初我只是答应帮忙旁述的工作,后来不知怎么的连资料整理及撰稿的重任也落到我头上,由于时间紧迫,他们实在找不到适合的人手,我只好硬着头皮接下这个包袱,电视片旁述我录得多了,为影片旁述撰稿我还是头一遭,真的有点战战兢兢;其实我参加会馆唱客家歌只不过四年时光,谈不上对新加坡客家歌谣有何研究,只好向老前辈询问,收集资料,加上一些会馆的文字资料,歌谣的部分总算还不太艰难;至于南洋客属总会的历史,我可是一点头绪都没有,只能依靠他们给我的一堆各届会长的资料找寻下笔的线路,80年悠悠岁月要浓缩成10分钟的画面真是有难度,又怕顾此失彼,得罪了人而不自知,但既然已答应写稿就得完成,经过一番取舍,今天总算把初稿传送出去,希望客总的大哥们仔细修改,别让我这小角色歪曲了历史,无颜见乡亲父老;原本像这种工作应找一组人负责,而非临时找一人独撑,画面的筛选也要费一番功夫,幸好我不必兼任剪辑,要不然压力更大了;希望此次的DVD能为客总及狮城客家歌谣留下真实的记录,成为客总80周年的最佳纪念品;交了稿,松了口气,脖子却酸极了,还是去找按摩师松一松筋骨吧!

2009年11月15日星期日

《同窗叙旧》







32年前我们从种满木麻黄的校园高唱骊歌,过后各奔前程,为生活打拼,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大部分高中同学渐渐失去联络,直到去年经由一两位热心同学发起十几位旧雨才在美丽的东海岸重逢,并相约一年后再相聚;时光匆匆,昨日就是我们相约的日子,地点在西部一位女同学家,今年经过大家努力寻找,又多了好几位久违的同窗出席,再次玩起猜猜我是谁的游戏,虽相隔三十年,大家脸上也被刻上岁月的痕迹,但还是不难分辨,其中一位女同学还是我从小学二年级就同班的,就数她最会保养,曾经当过12年警花的她,样貌与童年时相差不多,性格依然爱说爱笑,活泼爽朗;我们文科班本来就阴盛阳衰,昨天露面的男同学只有7位,另外8位,有者不愿参与,有者没空,还有几位联系不上;女同学相聚谈的话题多围绕在孩子身上,大部分都是两个或三个孩子的娘,男同学则谈工作,基本上都在同一家公司长时期服务,当然我们也少不了聊聊在集思楼一起度过的学习生活,谈谈大家对一些老师的印象,一起努力地在记忆深处寻找老师的名字,原本我们的级任老师答应出席聚会,但她却记错日期另有约会,去年也是有事没参与,真遗憾!大家都想看看她的风采,与老师好好地叙叙旧,希望明年能见到老师,更希望明年会有更多老同学出席,分享离别后的生活际遇、酸甜苦辣、一起捕捉那共有的青涩岁月的美好回忆。

2009年11月14日星期六

《充实》

这两天突然又忙碌起来,尤其是昨天足迹几乎走了半个狮城,一大早就冒雨长途跋涉到武吉知马录音,这是个重录的广告,因为前几天商家主管没空来监督,由他的下属出马,结果照英语版的语气念,后来主管听了不满意要重录,错不在我,是没有正确的指示,结果昨天录两遍,主管就点头了,他还向我道歉要我重录,我可乐得再来,因为钱照算!也喜欢和像这位主管的人合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录几遍就满意,不像一些人不知自己要什么,录了十几遍还在慢慢斟酌,甚至觉得满意后还要你再试几个,殊不知短短一句广告词录了十几遍已经近乎麻木,还有什么不同的语气?
离开武吉知马就马不停蹄地赶去芽龙录另一个广告,这位广告人是合作十几年的老朋友,所以很快就搞定,中午回父母家小憩后又到汤申路老东家录另一个广告,过后就匆匆冒雨冲向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院听讲座,这是国大中文系主办,南洋客属总会及茶阳大埔会馆等协办的第三届族群、历史与文化亚洲联合论坛,来自中国、台湾、香港及新加坡等地的学者发表他们的研究论文,今年的论文内容很多都与客家人有关,我昨天听的那场就是有关丰顺地区潮州与客家方言的互相影响、大埔原乡与新加坡、台湾的客家话等,真的获益良多,可惜每位学者的发表时间有限,显得太匆忙,不够详尽,另外让我吃惊的是,会场很冷清,那些中文系的同学都到哪儿去了?那些客家会馆的会员哪儿去了?主办及协办单位花那么多钱请来海内外几十位专家学者,听众却寥寥无几,不知主讲者作何感想?
晚上在南洋客属总会设宴为海外学者洗尘,与会的大多数是客家乡亲,因茶阳会馆是协办单位之一,我们客家歌唱班被安排在晚宴上娱乐来宾,原本只说要我们唱四首歌,后来临时为了炒热气氛,要我们多唱几首,有人提议我唱闽南歌《干一杯》,一来我不会、二来我觉得应该让大家多听平时难得一听的客家歌,结果我和伙伴还是多唱了好几首不同风格的客家歌,像《我教你唱山歌》、《我是客家人》等,现场反应都不错,这也是我破天荒在台上一口气唱那么多首歌,嘻嘻!还真有点开演唱会的感觉,很过瘾哦!
也许太兴奋了,半夜醒来脑海中竟全是在台上唱歌讲话的情景,还是逼自己快快入睡,因为今天还得以最佳状态与三十多年前的老师、同学欢聚。

2009年11月10日星期二

《陈若曦》

很久以前就阅读过传奇性作家陈若曦的著名小说《尹县长》,最近读了她的自传《陈若曦七十自述-坚持、无悔》,才对她这位在台湾土生土长的作家有进一步的认识,她的一生可谓丰富多彩,童年家境不好,但因天资聪慧,又爱读书,终于顺利考上台湾最好的学校-北一女、台大,半工半读完成学业,还曾和许多名人如:琼瑶、白先勇、王文兴、李欧梵等同窗,其中好多位是她的好友,还经历了228事件及台湾白色恐怖时期,更在机缘巧合下遇贵人到美国深造,而当年台湾年轻人的梦想就是“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后来因向往祖国-中国大陆,她和丈夫在文革初期回归祖国,本想为建设祖国效力,无奈那年月生活、工作都乱了套,人人自危,夫妇俩根本不能发挥所长,虚掷了不少光阴,后来为了孩子的教育及前途,一家四口申请到香港,再辗转到美国、加拿大,晚年她还是选择回到台湾生活,为公益事业无私奉献;这部自传厚达三百多页,作者的一生就像一部情节曲折的小说,她的许多经历都让读者为她捏一把冷汗,幸好她都能逢凶化吉,平安度过,她为人力求真善美的高尚品格,以及对朋友的真诚、对社会的关心、对文学的热爱、对感情拿得起,放得下的作风,也让我深深折服,这是一部绝对值得推荐的好书。

2009年11月8日星期日

《听山歌》

昨天上午一位朋友临时送了两张大型歌舞剧《刘三姐》的票给我,下午就约了侄儿一起到博览中心观赏,《刘三姐》是中国歌剧的经典之作,1959年左右拍摄的电影版更是让人百看不厌,许多人对戏中的歌曲都倒背如流,当年还一再重映,轰动一时;这回的歌舞剧是根据广西彩调改编,情节及歌曲与电影不尽相同,但同样动听,只是少了一点共鸣感,由于历经几次革新,无论服装、舞美都有很多突破,服装方面不知他们可有特别研究过,有一场戏刘三姐和一群姑娘都穿上很短的迷你裙及露肩装,清凉上阵,反观小伙子们却穿得很密实外加小背心,莫财主的帽子像极印度锡克族的头巾,衣服也像七拼八凑似的,还有三个秀才的上半身及下半身服装极度不协调,其中一位的帽子像横摆着一支天线,感觉怪怪的,也许这就是大胆创新吧?整个舞台也很小,群众演员跳舞时还得小心翼翼,以防撞到布景,舞台设计及灯光到还可以,只是博览中心太大了,真替那些花了几十元入场来看大荧幕的后排观众不值,其实,像这样的歌舞剧应在剧院演出,而不是为了赚钱,不顾观众看戏的感受,下次谁还来看呀?不如买个DVD回家观赏更好!当然,演员实力不容置疑,正反派演员都演得丝丝入扣,个个歌声动人,但昨天的麦克风老出问题,致使一些演员的声音传不出来,太不应该了。
下午听了广西壮族山歌,晚上我又匆匆赶赴应和会馆在颐年中心举行的客家山歌演出,这也是他们山歌班学员的汇报演出,其中有几位的歌声很好,高音部分掌握得很棒,在独当一面的歌手方面,他们的确比我们茶阳客家班的同学强,难得的是他们还成立华乐队伴奏,解决了伴奏音乐短缺的问题,只是昨晚的音响很糟,严重影响歌手的表现,真是可惜!

2009年11月7日星期六

《唱K》

你试过从下午2点唱卡拉OK直到晚上11点吗?昨天我就和3位老友先在一家KTV欢唱,吃过晚饭后又到另一位朋友家和另一群歌友继续飙歌,过足歌瘾!昨天上午我还连续不断地说话录音2个小时,虽然声音有点累,但朋友盛情难却,加上爱唱的本性,结果什么歌都唱了,从《为了谁》到《乌苏里船歌》,从《999朵玫瑰》到《哪个不多情》,从广东歌到闽南歌,真的很过瘾!把疲劳都忘了,唱歌真的能把不愉快的是暂时抛一边,是减压的好方法之一,尤其是一起唱的都是高手时,更觉得无比欢畅,像昨天下午一位久未联系的朋友,她的歌声真的有专业水平,新歌老歌一样难不倒她,尤其是抒情歌曲,叫人陶醉,静心聆赏,哈哈!跟她一比,我的歌声只能算是幼儿园的水平吧?!不过,开心最重要,对吗?

2009年11月2日星期一

《续缘》

16年前,她是我在本地音乐电台的忠实听众,当时她只是个初中生,写信与我分享生活的苦与乐,后来又在国际台空中重逢,接着就失去联系,直到不久前她找到我的博客得以再续前缘,但我们从来没见过面,昨天下午她带着新婚夫婿请我喝茶,我终于见着这位热心听友,性格开朗,活泼可爱,夫妻俩事业有成,一样健谈,我们虽是初次碰面却一见如故,我竟一股脑儿地把这些年的经历倾泄出来,希望没吓着他们,他们也和我分享旅游经验,并邀我将来有机会同行,说来也真巧,原来他们的爱巢就在我父母家对面不远处,而她的夫婿来自我父母在西马柔佛的家乡,我们谈得很投缘,并约定有机会再聚,真的很开心能和失去联系却常会记起的朋友相聚,看到她生活顺意,嫁个好夫婿,更让我为她高兴,祝福小俩口永浴爱河,甜甜蜜蜜!!!

2009年11月1日星期日

《叙旧》

昨日傍晚雷电交加,下起倾盆大雨,因已与几位听友约好到勿洛南聚餐,只好冒雨出门,幸好雨势渐小,没被淋成落汤鸡,和亚锟会合后就到56座的咖啡店寻找听友,看见欧阳龙国和许衔芳已到,不久后李亚山夫妇也带印尼甲文也海的侯秋香母女来了,此次聚会就是新加坡听友为欢迎侯秋香而发起的,新加坡点歌红人郑宝泉夫妇随后也到了,大家开始享用美食,可惜我喉咙不适,只能吃青菜,但那家煮炒档的菜肴真的很不错,难怪生意特好;后来,另一位点唱红人涂振兴也带着他年轻貌美的太太及三个可爱的孩子加入;本来这顿饭应由我们新加坡人一起请印尼的客人,但先付账的郑宝泉却坚持不收我们的钱,只好让他破费了;饭后我们到许衔芳家聊天,热情的她准备了非常美味的水果招待我们,大家吃吃谈谈,极其愉悦,侯秋香听友还问我如何才能让她再次听到新加坡的广播,因为自从没了短波广播,她的精神粮食来源就被切断了,不止新加坡国际广播台,连958也听不见了,我只好请她写信给新加坡驻印尼棉兰领事馆吐露心声,看看他们能不能帮上忙,但我想应该是大海捞针吧!

2009年10月31日星期六

《金笔奖》

不久前接到前同事的电话,问我有无兴趣为一个文学颁奖礼《金笔奖》现场朗读得奖作品,我想反正有空就答应了,那是由国家艺术理事会主办的创作比赛,颁奖礼是在艺术之家,也就是就国会大厦里,昨天是我头一回踏入这曾经是国家领导人开会的地方,只不过中央多了一台大钢琴为我们朗读者弹奏背景音乐,比赛分成四大语文组--英文、中文、马来文及淡米尔文,文体则分为新诗及短篇故事,中文新诗冠军是经常在报上发表作品的周德成,短篇故事冠军是新移民李青松,两人都是教师;我在颁奖典礼后朗读他们的作品,其实我是在前一天才拿到作品,对他们要表达的内容不甚了解,尤其是短篇故事只给我中间一小段,我只能凭直觉处理语气,此次也是头一遭在与观众近距离之处朗读,加上昨天喉咙发炎,状态不好,中间还跑了一点音,但总算顺利交差,过后观众的反应不错,两位作者都喜欢我的朗读,此外还见到我以前访问过的著名作家英培安,他说有听众因为听了我在节目中朗读他的作品,过后特地到他的书店买那本书;另外我还与多年不见的淡莹女士聊了一会儿,原来她和王润华博士已旅居台湾7年,在那儿教学及从事研究工作,她说她很喜欢那里的生活;此外,早报的吴启基先生因有采访任务只是匆匆打个招呼,和我谈得最久的是蔡志礼博士,我们促膝长谈了近一小时,谈近况、工作、生活、朋友等等,也算我此行另一收获。虽然此次酬劳不多,但也是一种新的体验,最重要是我喜欢朗读,在朗读的当儿,找回往日制作《空中图书馆》时的满足感及成就感。

2009年10月28日星期三

《图书馆》

最近常到国家图书馆各分行借书,发觉好书真不少,尤其是淡滨尼分行中文书好多,还有DVD,就像是走入美食天堂,琳琅满目,不知如何取舍?着实叫人惊喜万分!现在的国家图书馆跟当年我上初中时真是天渊之别,当时的书很旧且脏,现在却有许多新书,但偶尔也会发现一些缺德鬼在书中乱作记号。

上周再次借到台湾的杂志《讲义》9月号,让我仿佛与老友相遇,《讲义》是我在台湾升学时的生活良伴,这是一本综合性的杂志,除了励志文章,还有养生之道、生活常识、人物专访、大师名言、笑话及文字游戏等等,内容非常丰富,每一页都能让你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就像我的一位老友说的:读《讲义》就像在享用丰盛的精神粮食,绝不会囫囵吞枣;如若你看得懂繁体字,《讲义》绝对值得你阅读,不妨到你家附近的图书馆借阅,别人教你赚钱,讲义教你幸福!

2009年10月27日星期二

《生日》

从小家里就没有庆祝生日的习惯,印象中第一次庆祝是在12岁与几个同学去看电影吃冰,再来就是21岁时和10位当兵的同袍到黄金戏院底层吃火锅,后来踏入职场,热心的同事也会为我买个蛋糕一起享用,还曾收过热情听友送的大蛋糕,另外就是在台湾度过的30岁生日也叫我难忘,一群平均年龄比我小10岁的同学为我热烈庆祝而立之年,还收到全班同学合资买的名贵金笔,让我感动极了,转眼间竟来到知天命之年,真是岁月不饶人!最近的录音工作多数是在下午,加上眼睛不适,赖床的习惯又犯了,今早迟迟挣扎着起床开了手机看见好友的简讯,才猛然想起从今天起年龄一栏不得再写4字头了,啊!回首前尘往事,纵然非一事无成,但也虚掷了不少光阴,近来更深深感慨有劲无处使的无奈,但愿未来有更多舒心的日子,最重要是祝愿父母健康平安,没有他们也没有我的生日,谢谢给我送上生日祝福的朋友,感谢您!

2009年10月22日星期四

《博友》

最近遇见两个多年不见的朋友,她们说常看我的博客,着实让我吃了一惊,也许是托伟光兄的福,是他把我的博客链接到他的博客,而他的朋友很多,当年和他同一个文艺团体的老友就数以百计,反而是我以前所属团体的朋友来看的并不多;自己以为我的博客可读性不高,写得也不勤,只是随兴写写,不能像伟光兄和刘立兄那样天天精彩,当知道有人在看时,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有人光顾,忧的是写得不好,怕人笑话,但最重要是以此作为一种联络方式也不错,偶尔有往日的电台知音从世界不同角落留言更叫我感动不已,也许你不常来,但希望你会留下印迹,让我知道你曾到此一游!祝福你!

2009年10月21日星期三

《虚惊》

昨天下午五点多录音后到父母家,妈妈担心地告诉我老爸从两点多出门去医院复诊迟迟未归,我安慰她也许人太多得等候,可是直到傍晚六点多老爸仍不见踪影,连我也紧张起来,因为他以前看完医生都会马上回家,从不到处溜达,和母亲草草吃过饭继续等待,此时母亲真的是担心极了,她问我可否报警,还准备通知大哥,当时我的心情也直落到谷底,很多不好的联想涌上心头,会不会发生意外?会不会被人抢劫?最气的是老爸又不带手机出门,每次都告诉他要充分利用手机,出门时一定要携带,他总是不听;幸好七点十五分,老爸回来了,原来真的是病人太多,他等了好几个小时才见到医生,心急如焚的母亲这才放下心头大石,安心地观赏电视剧,嘴里却不忘责备老爸为何不用公共电话通知家里他会迟回,害我们瞎操心;有时老人家还挺难理解的,当初说想要一个手机,买了手机给他他却不用,屡劝不听,只好请母亲在老爸出门前再三提醒他要带手机,同时也提醒自己若迟归一定要通知家人,别让关爱你的人操心。

2009年10月18日星期日

《万人唱》

星期六的夜晚,在滨海浮动舞台那儿聚集了万人,齐声高唱,缔造新的纪录,歌曲集中于70至90年代的金曲,整晚上除了一两首歌我不太熟悉,其它的我都能跟着歌唱,若与一群都爱唱的朋友作伴一定唱得更尽兴,主办者还请来一些海内外歌手表演及领唱,像病愈后的许美静就带来两首大家耳熟能详的代表作《阳光总在风雨后》及《城里的月光》,最叫我惊喜的是主办者还请来台湾的实力派歌手曾淑勤,演唱了电影《鲁冰花》的主题歌,大银幕出现电影的片段,不禁让我想起当年在台湾为该片男主角配音的情景,一晃眼已是近二十年前的事了;昨晚的万人合唱时间真的不够,到了十一时还有几首歌没唱,只好以一曲《萍聚》结束,其实主办者可以连续几天办此活动,让更多金曲飘扬在浮动舞台上,而为了节省成本,并不需要请太多专业歌手来领唱,因为大家志不在欣赏,而是齐声高唱走过岁月的歌,若门票再大众化一些,一定会有更多人参与。

2009年10月17日星期六

《民丹岛》

一提起印尼民丹岛,就会想起度假村的沙滩,但前两天我可是在那儿到处参观佛寺,还有幸参加一个佛学院的动土仪式,这些佛寺大都建在郊外,车程往往超过一小时,加上山路崎岖,颠簸得很厉害,一路上的丛林和泥泞,叫我想起了身穿戎装在野外军训的日子;那里新建的佛寺都很雄伟壮观,其中的大观音寺和另一座建有500尊与真人大小一样罗汉的寺庙,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500尊罗汉表情生动逼真,听说都是请中国雕塑师制作的,目前已渐渐成为岛上一个著名的景点;而刚动土的佛学院将会有一座长度和台湾101大楼高度一样的卧佛依山而建,将来那里也会有果菜园及提供民宿服务,这些发展计划得到当地政府及原住民的支持,因为将提供他们很多就业机会,如开荒、修路、维修等工作,从而也大大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两天一夜的行程匆匆忙忙,真的是舟车劳顿,但可说是一趟净化心灵之旅,看见来自台湾的法师和30位居士特地赶来参加动土典礼,以行动支持同修,看见岛上的师父和居士刻苦的拓荒,他们的精神真是学习的榜样。

2009年10月12日星期一

《汇报》


我们茶阳大埔会馆客家歌唱团的汇报演出昨天下午二时准时开锣,出席者很多,二百多人把小小的礼堂挤得满满的,在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我们以大组、男女声小组、独唱及男女声对唱的形式呈献了二十多首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歌曲,因为客家人聚居的地区分布很广,但在中国,除了广东,在广西、福建、江西、四川等地都有客家乡亲,台湾近年来也涌现不少新创作的客家歌曲;从观众的反应,大家都对我们演唱的客家歌深感兴趣,尤其是听见熟悉的生活用语及地名出现在歌词中时更倍感亲切,虽然我们的歌唱水平未臻理想,但我们还是希望常有机会把我们所学的与大家分享,毕竟在狮城,客家歌曲的声音还未唱响,加上人为的因素更叫传扬工作障碍重重,让人深感痛心、无奈................

近几年,我们歌唱团也开始和马来西亚的客家乡亲交流,他们也在这一两年举办了歌唱比赛,来临的12月就将举行全马客家歌曲观摩会,我们也受邀参与;当然,我们歌唱团还希望能在狮城呈献一场正式的专场演出,但愿昨天的汇报演出是一剂强心针,激励团员加把劲儿,早日携手登上大舞台。

昨天我的责任重大,除了要唱十几首歌,还得负责主持,压力挺大的,演出后回到家整个人累得像虚脱了一样,浑身不舒服,胡乱地吃了泡面就把自己抛在沙发上,动也不想动,虽然如此,只要观众对我们的表现满意,我在疲累中还是会带着微笑的。

2009年10月10日星期六

《讲座》

今天下午出席了邻居、老同事、老朋友兼学长的旅游讲座,他精心制作了多段短片,分别介绍他背包旅游过的地方,包括:尼泊尔、中国婺源、西藏、寮国、泰国东北等,照片照得很美,但听他讲述过程就叫人为他捏一把冷汗,只是他一路都遇贵人,平安归来,收获不少,像他在寮国做牙科手术的勇气就叫我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多次背包旅游,他都是随兴前进,就算有的是计划好的行程,还是会遇上许多未知,但都凭着他的好运及个人的睿智,让他的旅程圆满画上休止符,带着美好的记忆回来和同好分享,这已是他第五次举行旅游讲座,也许这次的宣传不足,出席者不多;最喜欢他在每段短片前加入一小段与短片有关的美文,只可惜现场技术问题不能完美地呈现出来,其实他可以事先录音,配上动听的音乐,相信会更动人,他再三强调背包旅游的好处,鼓励大家尝试非一般的旅游体验,但我想我一个人是绝对不会成行的,有人结伴可能就会考虑;末了,谢谢他的热情分享!

2009年10月7日星期三

《火灾》

昨天下午在家突然嗅到一股烟味,起初还以为是印尼的烟雾,但到外头一看,乖乖不得了,竟发现是住家附近的回教堂着火了,浓烟滚滚,十分骇人,消防队话了近一个小时才将火势控制下来,我的邻居们都担心极了,因为若风势稍大就会延烧过来,一位老朋友兼邻居还叫我赶快收拾重要物件,准备随时逃亡,幸好只是虚惊一场;晚上从新闻报道才知道是一名14岁马来少年纵火造成的,这回教堂不久前才大事装修,建得挺好看的,没想到竟遭火神光顾,真可惜!

这已是附近第二起火灾,几年前的深夜我就被对窗的另一座建筑物的火烧声惊醒,还是由我通知消防局及公寓保安人员,那次的火很快就被扑灭,但也把我的睡意完全驱走,真够吓人的;也让我想起小时候住的地区经常发生火灾,尤其是在夜里常常被大人叫醒,无助地随时准备逃生,有一次放学回家途中看见住家方向有火患,我急得快跑回家,担心死了,还好原来是家后面的甘榜失火,但当时已吓得全身冒冷汗;火神无情,真的要小心防范。

2009年10月6日星期二

《担心》

来临的星期天就是我们会馆客家班首次对外呈献汇报演出,虽然是在会馆的小礼堂举行,主要是招待会员及亲友,但若水平未臻理想,还是叫人担忧;直到昨日节目流程才出炉,惊觉我从一开始只是独唱一首歌变成独唱兼领唱五首,着实让我措手不及、错愕不已,到时我还是主持,真怕负荷不了,我希望和老师商量一下,减少我的任务,毕竟这是一次汇报演出,应让其他同学有表现的机会,相信一些同学心里一定也不太高兴,没有独唱的机会,甚至已有人决定演出后离队,叫人难受;另外,由于排练不足,歌声未好好磨练修饰,直到昨日还是失误连连,许多人连自己该唱的部分都搞不清楚,真的很担心会叫来支持的亲友失望,虽说只是小汇报演出,但只要一上台就该把最好的呈献出来,决不能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这样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观众。

2009年10月5日星期一

《迴文》

在中华文学中,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形式叫迴文,最广为人知的应是“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无论你从左读到右,或从右读到左都行,意思也一样,这种迴文体在诗词中也常见,不论顺读倒读皆可成文,虽然意思不尽相同,最近从一本书中就看到这么一首迴文诗,很有意思,特与您分享,这是一首夫妻对答的迴文诗,顺读是丈夫思念妻儿之苦:

枯眼望远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倒读则成了妻子的复信: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远望眼枯。

中华文字的奥妙,由此可见一斑。


2009年10月3日星期六

《中秋》

又是中秋节,近来天灾很多,加上雾锁狮城,过节的心情本来就很淡,今年更是平添几许忧愁,在新加坡,除了吃月饼,让商家大赚一笔,真的没什么节日的气氛,小时候渴望提灯笼,但在那克难年代,这小小的心愿也难实现,印象中只在入学前拥有过一个飞机模型的灯笼以及一个折叠式的纸灯笼,后来到了台湾才知道他们是在元宵节才提灯笼,不知是谁在新马一代开始了中秋节提灯笼的习俗?对了,1988年的中秋节是我印象最深的,就在那年节日前夕我带着极端复杂的心情告别亲友到台湾,走向一个未知的未来,也是首次在国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真正体会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难受;现在回首,那四年异乡的日子竟是我此生最值得回味的,最特别的,最有成就感的,证明当时放下这里的一切离去是绝对值得的。

末了,祝福所有旧雨新知中秋节快乐!月圆人团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09年9月29日星期二

《录音》

最近连续三个星期都到西马去,前两次是与友人同行,昨天是独自一人乘星柔快车到新山,此行是为一部纪录片录旁白,也是我首次在马来西亚的录音室录音,纪录片内容是纪念新加坡的先驱人物连士升,他学贯中西,曾担任南洋商报总编辑及南洋大学筹委会委员,也出版了几本脍炙人口的作品集;负责制作纪录片的是新山一位退休的文化人戴老师及他的儿子,歌手戴佩妮是他的小女儿,戴老师很客气,录音前请我吃道地的客家菜,录音后又请我喝香浓的咖啡,并和我亲切交谈,让我度过非常愉快的一天,因为他曾听过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的节目,退休前服务的南方学院也曾和我们联办座谈会,他也不理解为何电台会关闭。

新山吃饭喝茶的地方都很不错,要不是频频传出骇人的抢劫新闻,我想一定会吸引很多新加坡人前往消费,可惜当地的治安真叫人却步。

2009年9月23日星期三

《旧曲知音》

每一年的九月二十二日左右,马来西亚各地的旧曲知音就会汇聚在一起,今年已是第二十个年头,从当初少于十人到今天的三百多人,十年前因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的引荐,印尼和新加坡的歌友也开始参与聚会,加上来自香港的旧曲迷,聚会也日趋国际化。

今年的聚会地点是在美丽的波德申海边酒店,日期是九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主办州属是雪隆的歌友,由于其中一位成员培禾兄的无私付出,全情投入,充分利用电脑科技,把许多珍贵的历史画面重现在歌友眼前,加上其他雪隆旧曲知音的紧密配合,让来自各地的歌友留下有别于往年的深刻印象,更加深了歌友对上海时期及香港时期长青金曲的认识;雪隆的歌友也精心排练迷你歌剧,个个使出浑身解数,重现40年代上海百乐门歌厅巨星云集,歌舞升平的景象,让所有歌友看得如痴如醉,开心不已;猜歌游戏也让参加的歌友玩的不亦乐乎,也算是上了一堂金曲复习课;我个人认为“大家唱”单元选的歌曲大多太陌生,以致许多歌友只有听的份,不能尽情高歌,未能达到大家唱的效果,只有三四个歌友唱得尽兴,甚是可惜!

此次受邀参加盛会,见识了歌友对旧曲的执着热爱,也见了许多国际台的听友,包括:蔡再安、梁德如、徐西湖、黄福安、刘鸿章、林清石、黄华、黎贵清、刘丝丝、钟俊源等等,他们热情依旧,并不忘关怀我前同事的新动向,还要我捎上他们的问候,更有听友问我电台何日能重新广播,我只能笑笑,无言以对。

明年聚会是由马六甲歌友接棒主办,由于今年的节目水平大大提高,他们的压力无形中也很大,但我相信在他们群策群力,齐心合力,加上半个马六甲人--培禾兄的协助下,聚会一定会成功举行。

2009年9月14日星期一

《一日游》




久闻西马柔佛东甲的金山瀑布,直到昨日参加朋友主办的一日游才有机会投入她的怀抱,要见到她先得花近二十几分钟爬上山,许多团友因山路难行半途折返,我和其中几位女中豪杰一鼓作气往上冲,终于来到那不算大的金山瀑布,游人不多,瀑布下的水池不深,不能游泳,只能泡泡水或坐在小瀑布下让冷冷的水往身上冲,那水真的很清凉,我洗把脸后,顿觉精神了许多,爬山的疲惫也消失了,可惜只能和这瀑布短暂相处十五分钟就得下山。

到东甲镇上吃过午餐,我们到永平买当地出名的福州面线,小时候偶尔会跟父母来永平探亲,现在这里的马路变得好宽,一些旧店屋似曾相识,我拍了好些照片回来让父母也看看永平的变化;下午四时多我们抵达新山的大商场购物,由于之前已在途中买了该买的手信,来到这里大家也只是随意逛逛,有些团员干脆坐下来慢慢享受一杯醇美香浓的咖啡。

晚餐是此行的重头戏--吃满汉全席,共有十八道菜,本以为能慢慢享用,谁知上菜速度特快,把桌子堆得满满的,虽然美其名是满汉全席,以我们付出的团费是不可能要求太高的,基本上菜肴还算可口,只是做得若精致些会更吸引食客,其中几道颇有特色-像椰子炖汤、鸡汤面及鱼翅泡饭让我齿颊留香,幸好分量适中,不致造成浪费食物,大家都吃得饱饱地踏上归途。

通关回国时异常顺利,原以为星期天晚上关卡人山人海的景象也没出现,十一时整我就回到家,谢天谢地!这次参加一日游的朋友都很开心,原来团员中还有好多我的知音,她们都很喜欢听958的广播小说,还有一些是以前国际台的支持者;我和几个爱唱歌的朋友可说是一路唱不停,大家也约定下一回一起再出游。

2009年9月12日星期六

《新书发布会》

今天中午从住家换了三路车,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抵达位于武吉知马路上段的琼崖联谊会,这个会馆曾和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联办两届半的国际散文创作比赛,可惜第三届还未完成,国际台就走入历史,幸好会馆负责人决定把比赛办下去,他们出版的下一本新书就是第三届国际华文散文比赛总集;该会馆对文化出版事业向来不遗余力,先后出版了十几本作品集,今天他们就同时发布了四本新书,还邀请到贸工部兼新闻、通讯及艺术部政务次长陈振泉当嘉宾,最难得的是出席者很多,会馆大厅座无虚席,大家都以行动来支持新书发布会,当中就有许多出资赞助的人,有一位还是来自西马槟城的热心海南乡亲,她今天就特地从彼岸来支持,并上台鼓励大家要积极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而会馆主编-作家莫河向来敢怒敢言,他在致辞时就一再强调,一个国家在拼经济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文化的重要性,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在发布会上我也见到许多老朋友及几位听友--欧阳龙国和李亚山夫妇等,大家都很关心国际台播音员的近况。

2009年9月8日星期二

《体质》

上个星期突然心血来潮,把购买已久的补钙药片拿来吃,没想到当晚喉咙就不对劲,第二天就严重上火,鼻塞、咳嗽接踵而来,下来几天都病恹恹的,浑身没劲儿,幸好那几天也没什么录音工作,整天躺在床上休息,唉!真是虚不受补;记得在高中会考期间,因为要开夜车,以为吃人参精能提神,结果不得了,头重脚轻,发烧呕吐,还得拖着虚弱的身体进考场,成绩可想而知,那是一次惨痛的经验,也从那时知道自己是火气很大的人,常常虚火上升,已尽量避免吃辛辣的食物,可经常还是防不胜防。

人的体质是很奇怪的东西,有些人吃辣的食物面不改色,像我大哥就无辣不欢,同一个工厂出品,为何差别这么大?有些人六十几岁,却像三十出头,在我会馆歌唱班里就有一位大哥,天生细皮嫩肉,白里透红,虽然不爱运动却活力十足,加上个子不高,长了一张娃娃脸,总给人错以为他是班里最年轻的,殊不知他已达耳顺之年,也难怪他会成为班里的师奶杀手,人见人爱!

2009年8月31日星期一

《合唱节》

昨天下午观赏了由新加坡合唱协会主办的2009国际华文合唱节大决赛,参赛的六支队伍来自中国、台湾、印尼及新加坡,水平很高,尤其是最终得到冠军的广东番禺星海合唱团,和谐优美的歌声让人陶醉,其他像台湾澎湖县政府文化局合唱团及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合唱团也有不俗的表现,南洋客总合唱团在新加坡众多合唱团里已有一定的声誉,这和他们认真练习及团员合作无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加上优秀的指挥,让他们近年来一直保持高水平,有口皆碑!

新加坡的合唱团团员多数是乐龄人士,一眼望去有好多都是爷爷奶奶级的,让人有后继无人之虞,可喜的是昨天的表演团体--歌弦合唱团团员却非常年轻,歌唱水平很高,选唱三首无伴奏合唱曲,声音和谐清亮,他们应该是指挥桂乃舜的学生,桂乃舜指挥的学生合唱团就曾经在国际合唱比赛得奖,为国争光,希望这些年轻人能为新加坡合唱界带来新气象、新希望!

2009年8月27日星期四

《让座》

今天下午在地铁里,搭客挺多,我被挤在人群中,其中有一位看来像游客的老妇人以及一位抱着幼童的年轻妈妈,可是却无人让座,连坐在保留座的年轻人也视若无睹,当然多数人都是把眼睛闭上,假装没看见比他们更需要坐下的人,有两位坐在保留座的女人还谈笑风生,我看见那老妇人注意到保留座上面写的字-请把座位让给更需要的人,她仔细地在看,心里一定纳闷,难道那些衣冠楚楚的年轻人都是文盲不识字,在她的国家,她应早就有位坐下了吧?是不是我们的国民都很善忘,踏出校门就把老师的教诲抛到九霄云外?那地铁公司真的要考虑不停地广播温馨提醒搭客要让座,应该会比花大笔钱请谐星唱那饶舌歌的效果好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人之常情,若这点都做不到还谈什么优雅社会?

2009年8月25日星期二

《录音师》

由于此生从事卖声工作,因此合作最多的就是录音师,也见过形形色色的录音师,有些录音师会在开始录音前,把麦克风、耳机等设备准备妥当,时间一到,马上开工,皆大欢喜,但有些则每回等你来了才说要上洗手间或去抽烟、喝水,更有一些是让全村人痴痴地等,每次都理所当然地迟到;其实,录音师的工作是确保录音顺利,应该在录音员到前就准备就绪,而不是等大家到了才慢慢拿出麦克风、找耳机、开电脑,试音量,花了半个多小时才开始录音;幸好我合作的多数是敬业的录音师,才不至于影响录音的心情,也谢谢他们把我们最好的声音录下来。

2009年8月19日星期三

《QQ》

曾兄是我们会馆客家歌曲班的负责人之一,昨日邀我到他家坐坐,他年轻时努力打拼,今日正是享受丰收果实之时,近几年退休后居住在儿女亲自设计的豪宅里,与儿孙过着愉悦的生活,虽然他看上去一点也不像退休人士,像只有四十多岁,叫人钦羡;为了找客家歌曲资料及与各地客家朋友联系,他积极学习电脑,经常在网上与外地朋友交流。

昨晚我们就通过视频和远在广西的中国一级作曲家黄有异先生对话,黄有异就是《赶圩归来啊哩哩》的作者,他祖籍梅州,说得一口韵味十足的家乡话,近年也创作了不少客家歌,就是黄老师鼓励曾兄使用QQ联系,这是一种网上对话的方式,若加上视频就如面对面交谈一样,感觉真好!一年多没见,黄老师还是一样活泼健谈,他还把一首新歌传送给我们,要我们学唱,包括歌谱及伴奏音乐都有,真是周到!我们也高声齐唱他专为新加坡创作的客家歌《新加坡姑娘》,其乐融融!

前几年,黄老师也一直要我学用QQ联系,但我实在是对电脑不太熟悉,以前也没时间上网,接下来真要好好学习了。

2009年8月17日星期一

《莫名》

真想不到因贴上听友的一则感言会引起有心人莫名的批判,也让我博客的留言打破记录,真要谢谢有心人,让我知道我及国际台真的有一些在看博客的支持者。

博客本来就是很个人化的,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关台一周年抒发感想是人之常情,并非我在抱怨什么,也非不往前看,其实我决定辞职,就是因为我想从事可以发挥所长的工作,虽然收入少了很多,但我找回尊严自在,找回工作的乐趣,我现在过得很好。

对于善意的批评及不同的看法,我欣然接受,若是想借题发挥,胡乱谩骂,那就请恕我当你是玻璃人了!我坚信公道自在人心。

末了,衷心感谢关心我及以行动支持国际台的朋友,祝福您!!!!

2009年8月13日星期四

《客家心,两城情》

在台北县有63万客家人,而他们对推动客家艺文活动也不遗余力,昨晚来自台湾台北县的客家歌手及舞蹈员就为新加坡乡亲带来动听的歌曲及充满乡土味的舞蹈。

此次他们是受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的邀请,前来进行交流,客属总会及属下会馆的客家歌曲班及华乐队也呈献了七个节目,因为客总的礼堂很小,观众人数受限,舞台更是窄小,致使舞蹈员不能尽情发挥,我们还担心他们的头会碰到天花板,虽然他们绝大多数成员也是业余的表演者,但水平却很高,年纪也很轻,平均年龄大约20岁,唱客家歌曲也充满朝气,大部分是通俗流行歌曲,还带有浓浓的台湾闽南歌曲味儿,这样才能吸引台湾的年轻观众吧?!反观我们这里的表演者,年纪却足以当他们的父母或爷爷奶奶,可以说是一场老少同堂的演出。

台湾的客家话与我们有些差别,但我听得懂百分之九十,像他们说谢谢是“承蒙你”,在音调上也较高,一些新加坡乡亲就不太听的懂司仪小姐的客家话;演出尾声是两地客家乡亲一起高歌《客家本色》,因为这首歌我们这里也很流行,大家唱得很激动,也很尽兴,台湾的朋友也希望我们能到台湾去表演,为台湾的客家乡亲演唱,看来我们得加把劲,提高水平才能走上别人的舞台。

2009年8月11日星期二

《听友感言》

7月31日 西马巴生王绍心提到...

去年今日,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最后一夜播音落幕,从此消声匿迹人去楼空,花开花谢告别在历史中。记忆犹新,当电台宣告七月底停止运作,就像天雷击顶措手不及,十多年感情就此难逃一劫!那个时候我还盼望有转机,断枝再绽放新花,最终还是含泪送它远去。RSI娱情启智,非同一般精悍内容,教人贴心贴肺,每晚三个小时令听众快乐起飞,尤其是《听众园地》和《往日情怀》是听友紧抓不放心头之爱,通过电台桥梁,海内外知音凝聚起来,每天红日西斜相约在空中,如今无语问黄昏。幸好有收录习惯,这些精彩依旧陪我在数鸡蛋画格子的日子,永远是休闲良伴。好快!告别一年不知曾经耳鬓厮磨的主持人李荣德、何亚锟、关玉清、黄淑君、梁洁莹、冯剑斌、黄进远、郑建荣、林益民、林稚瑛,还有总监陈桂珍,别来无恙你们都好吧?祝福大家!
-写在RSI停播周年日-

2009年8月10日星期一

《国庆》


昨天是国家44岁生日,我吃过午饭就匆匆地赶到滨海浮动舞台参与庆生大会,冒着大太阳穿过重重检查站到达目的地时已是汗流浃背,火气上升;这是我第三次担任国庆电视现场旁述,03年在国家体育场,05年在政府大厦草场,三次都在不同的地点,因为有关负责人在我离职后决定继续用我,还给我津贴,我也就答应接下这任务,若像前两次那样是义务帮忙就免了,因为我已不是新传媒雇员,没有义务了!担任旁述工作,除了从六月开始就得每周三开会,周六彩排,还得自己翻译写稿,绝非一些人以为的那么轻松好玩,临场还得配合导播画面及口令,真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由于今年的搭档又是频频得奖的新闻主播董素华,有了前两次的合作经验,这回觉得较没压力,只是今年负责人一再提醒我们不可说太多话,尤其是在歌唱节目进行时绝不能开口,造成我们的介绍要非常精简,利用歌曲前奏及间奏时快速完成,还有就是今年检阅礼的画面不太精确,使我们在介绍步操队伍时有点乱,另外助导给我们的提示口令也不明确,耳机里同时听见她们在给不同摄像员口令,加上导播的声音,七嘴八舌,真的很干扰,影响了我们拿捏进广告及收场的时间,留下一些遗憾;而昨天的晚餐是著名赞助商提供的炸鸡,害我们俩晚上上阵时起痰,频频清喉,使我们的表现大打折扣。

今年的庆典是以国家信约为主轴呈献一气呵成的大汇演,的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舞台上绚丽多变,充分利用高科技、多媒体的效果,叫人目不暇给,现场观赏的感觉真的很棒,透过电视转播就受局限了,感受也没那么强烈,好多现场观众都觉得今年的演出非常精彩,留下深刻的印象。

能到现场与2万6千名观众同庆共乐让我心情激动,而顺利地将旁述工作完成,把现场气氛带给电视观众及电台听众更叫我倍感光荣,不知您看了昨天的国庆庆典吗?

2009年8月9日星期日

《梦系红楼》

十年前,新加坡狮城华乐团呈献由中国著名音乐家王立平创作的大型电视剧《红楼梦》的歌曲及音乐作品,受到热烈的回响,我也有幸访问王先生,得知他为这些音乐及歌曲付出了很多心血,就像他自己说的,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像自己的孩子,而《红楼梦》这孩子却是难产下来的,其中《葬花吟》就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才完成,单是一句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就让他伤透脑筋,最后才以一种问天的口吻定调,也让听者为之动容。

十年转瞬间过去了,昨晚狮城华乐团在滨海艺术中心再度呈献《红楼梦》音乐会,这回是请中国著名的女高音吴碧霞演唱,吴碧霞的声音清亮,感情饱满,以她丰富的歌唱经验,把首首动听的歌曲传送到观众耳际,深深牵动观众的情绪,加上中国一级话剧演员佟凡迷人的朗诵,以及年轻貌美播音员晁煜的解说,相信很多观众都和我一样陶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负责伴唱的新加坡艺声合唱团也有不俗的表现,人数不多,但声音和谐,只是《聪明累》这首男声歌曲,我还是比较喜欢独唱的。

演出尾声时,王立平依然上台和大家畅谈他创作这些过去的经验,最后还和吴碧霞及合唱团一起高歌《大海呀故乡》这首由他创作,广为流传的歌曲,其实我更想听到王先生在电视剧中亲自演唱的《好了歌》,虽然多年不见,王先生却显得年轻了,也许是瘦了一些的缘故吧,祝福他健康平安,创作更多传世之作。

末了,要谢谢新加坡狮城华乐团为我们呈献这么精彩的音乐会,看着台上绝大部分年轻的脸孔,真让人对新加坡华乐接班人充满信心,反倒是合唱团普遍老龄化,叫人忧心后继无人。

2009年8月1日星期六

《再相聚》








今天是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关闭一周年纪念日,昨天中文组一帮旧同事特别相约聚聚,下午是去唱卡拉OK,晚上是聚餐,我因为下午得卖声录音,为生活奔波,错过了大展歌喉的机会,也错过了和丽芳、邦强、士嘉及建荣的聚会,他们几位晚上有事不能一起吃饭;我们边吃边聊,轮流报告各自的近况,期间我和桂珍还收到远自印尼听友的手机简讯,可惜他或她没署名,我们不知道是哪位;看看照片中我和剑斌穿的国际台最后的T恤,你是不是偶尔也会穿上,回忆有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相伴的日子呢?

2009年7月31日星期五

《周年杂感》

一年了,去年今天是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最后一天播音,一个只有14年6个月大的电台就这样走入历史,成为电台工作人员及各地听友心中永远的痛。

还记得1994年2月1日早上7时短波广播新添了一个生力军,来自狮城的声音-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RSI,当时是早上广播一小时,晚上广播2小时,几个月后为了集中火力,我们决定只在晚间广播3小时(7时至10时),没想到启播不久后就受到很多各地听友的来信,大部分是马来西亚、印尼、中国的听众,也有一些来自越南、柬埔寨、缅甸、加拿大、美国等地,最让我惊喜的是收到来自非洲、新几内亚听友的来信,而最愉快的是能先后请这些听友到《听众园地》节目中有空来坐坐,空中聊天,分享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一成立就以新闻时事节目为主轴,并穿插各种资讯、娱乐、艺文及音乐节目,确保适合各年龄层的听友,这些年来最受欢迎的节目就有:《时事扫描》、《听众园地》、《狮城脉搏》、《新知新潮》、《漫游狮城》、《往日情怀》等,当然还有我们不定期派人到海外实地采访制作的脉动系列节目,也深受听友喜爱,也因为制作这些节目让我有机会到印尼各地、中国福建和广西及马来西亚各地采访,其中由我制作的《棉兰脉动-2》还入围台湾广播金钟奖,让我欣喜不已!

由于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秉持的宗旨是友好的空中交流,也为各地听友搭起友谊的桥梁,拉近海外听友的距离,像大马旧曲知音联谊会常年活动就因为本台的宣传,吸引了印尼及新加坡听友参与,也让一些原本不认识本台的朋友也加入听友的行列,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西马吉隆坡的听友透过节目认识印尼棉兰听友,还从印尼听友那儿拿到治肾病的草药,减轻了病情,让他非常感激;当然,播音员也和很多听友成为好友,我就曾经受邀出席西马槟州听友的寿宴及印尼泗水听友嫁女儿的婚宴;更叫人感动的是,每当我们到听友居住的地区采访,除了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外,他们还自愿充当向导及司机,牺牲宝贵的时间陪伴我们四处采访,让我们一次又一次成功地完成海外采访任务,如果没有他们的引荐及陪伴,我们的节目一定逊色得多。

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出版的刊物《狮城知音》,也让听友对电台的人与事有进一步的认识,许多听友还透过《友谊桥》栏目结交各地听友,有些至今还保持联系,而从7周年台庆开始举办的台庆听友欢聚会,更让播音员及不同地区的听友有机会面对面地做近距离交流,还让我们有机会表演节目回馈听友,相信出席过台庆欢聚会的听友一定会常常回味欢聚的情景吧?

虽然本台主要以短波广播,但进入21世纪,我们也积极转型为网上广播,中文节目的点击率一直遥遥领先,甚至超越新传媒属下的本地电台,可惜还未完全转型就被腰斩,销声匿迹。

14年6个月正值人的发育期,原本未来的路还很长,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中文节目还是区域较受欢迎的,怎知平地一声雷,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一个好不容易建立的电台硬生生地置之死地,让人措手不及,接受不了,听听去年今日最后一次播音时,各地听友拨电话来道别时表达的不舍、伤心、无奈,甚至哽咽痛哭、老泪纵横,就知道那是多么残酷的事实。直到今天许多人还是不能释怀,今早我就接到印尼听友的手机简讯;不知决策者可知道那是多么有损国家声誉的决定,海外听友就向我表示,一个样样想拔头筹,得第一的发达国家,竟养不起一个小电台,连一些较落后的亚细安国家都有国际电台,为何新加坡却背道而驰?我没有答案,相信也不会有答案,此事已成定局,只是眼瞅着自己辛勤耕耘,费心尽力的心血结晶瞬间化为乌有,一个未满15岁却广受好评的电台骤然夭折,你说能不难受吗?

感谢各地听友的支持,相信你们一定会记得曾经陪伴过你们的声音,我永远也忘不了你们的隆情厚意,忘不了我们交会时互放的光亮,祝福大家!

2009年7月29日星期三

《献丑》

新加坡客属张氏会馆去年从中国广州请来客家歌手菊子举办《天籁回响》演唱会,我有幸担任司仪及和菊子老师合唱两首歌曲,因为菊子老师没带搭档来,就由我滥竽充数,硬着头皮上,由于歌曲的音调实在太高,唱得我有点力不从心,虽然演出后有善良的长辈说我表现还不错,但我心里还是难受了好久;最近客属张氏会馆把演出制作成DVD,我才有机会看到自己当时的丑态,简直是不堪入耳,拉牛上树,这回真让人笑话了,以后也不敢随便答应上台唱歌了,真后悔当时没找老师恶补;让原本完美的演出留下瑕疵,真是对不起菊子老师及会馆,难为菊子老师在台上还频频为我打气;幸好演出接近尾声时的即兴表演,我还能和菊子老师配合得当,总算没把脸丢尽。

值得一提的是,客属张氏会馆耗资把演唱会制作成卡拉OK DVD,让爱唱客家歌的朋友多了十几首伴奏音乐,真是好样的!虽然也许有人认为这些音乐不怎么样,但总比一些人有了伴奏音乐却藏着掖着强,深怕别人分享,若人人如此,还说什么传扬客家歌呀?????

2009年7月26日星期日

《不解》

最近老是碰到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首先是不久前会馆歌唱班为了提高学员的歌唱水平,请来一位老师教了三个月,眼看大家正学得有点成绩,有关负责人却喊停,每年会馆都供给歌唱班活动经费,绝对不是钱的问题,那是什么问题呢?负责人也不给明确的答案,让我们摸不着头脑,难道他们要拖住大家向前迈进的脚步,要歌唱班一直原地踏步?其实大家都知道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自以为名气响当当、沾沾自喜的当儿,别人已加快脚步,跑在前头了,至少人家已呈献专场公开演出,我们呢?连办个内部观摩会都不积极,还诸多顾虑;说什么要发扬客家歌曲,让更多人学唱客家歌,事实是越来越少人来活动了,真叫人意兴阑珊矣!

另外叫我不解的是,当初国际台关闭后,我曾两度要求转到本地电台服务,但得到的都是很不客气的答案,说什么虽然她们人手不足,但已有很好的计划,不需我过去帮忙,若我调过去反而会破坏她们的大计,奇怪的是当时电台大头头还在我们关台时强调,所有国际台的职员是给新单位额外多用的人手,不会影响新单位聘请新人,既然如此,多给她们人手也拒绝,岂不表示我一无是处;但最近我却被邀以兼职身份加入,虽然节目总监很有诚意,我的心却已冷了一大半,虽然还是希望能从事喜爱的广播工作,尤其能制作一些适合儿童及乐龄人士,或是推广艺文的节目,但仔细衡量得失后,我还是选择放弃这别人认为难得的机会。

人生总是充满无奈,有时更是叫人万分不解,其实也不必太在意,不自在就不做,开心最重要!

2009年7月25日星期六

2009年7月20日星期一

《西游记》

经过近二周病菌的折腾,昨天总算恢复了元气,和朋友一起到滨海艺术中心观赏大型杂技剧《西游记》,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女儿国、盘丝洞和火焰山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广州杂技团巧妙地将高难度的杂技表演结合故事情节,在舞台上呈现一幕幕叫人惊叹的表演,加上著名音乐家徐沛东的音乐,和高水平的舞美、灯光完美配合,着实让观众欣赏了一台充满力与美的演出,一些惊险的动作更叫人为他们捏一把冷汗,个人最喜欢的是女儿国中优美的男女二人表演,健美的表演者配合无间,加上柔美的背景音乐和点点星光的舞台,意境太美了,另外就是火焰山十几名男杂技演员在舞台上不断交互高空弹跳,简直叫人叹为观止,就像在欣赏一尾尾美丽的锦鲤在跳龙门似的;杂技表演看得多了,可是结合中国古典名著的故事,这还是头一回欣赏,演员们都太棒了,个个身怀绝技,能耍、能演、还能逗趣,值得我为他们拍疼手掌!

2009年7月13日星期一

《看病》

谢谢朋友们给予我的问候,我的病情好些了,今早回去那家诊所复诊,哗!很多人,都是来给谢医师看诊的,我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见到谢医师,他比前两次的女医师经验丰富,说我火气太旺,给了我重一点的药,只可惜不是他亲自针灸,有一位女士帮我扎针,由于病人太多,小小的诊所到处躺着扎针的人,她也忙得不可开交,以前医师帮我扎针都会问麻不麻?她只说不疼吧就走了,20分钟后也没说什么就拜拜了!连我说腰疼的事她也忘了,算了,交上五十三元赶快回家吃药。
这家诊所的生意红火,想必是谢医师医术了得,但我首次碰到的那位女医师,仿佛就有点敷衍了事,那天我情况很糟,她没帮我针灸,叫我第二天一早再去却又给我两天的药,结果只服了一半,另一半还在,白白浪费了,以后要先打听若是她看诊我就不看了。
已经看了四个中医师,一个西医,这顽强的痰还是跟我玩捉迷藏,使劲咳还是咳不出来,又不像是一般咳嗽老咳个不停,看来真是得在周三再去会会谢医师了。
除了有痰不出,我的精神好多了,大家不必担心,应不会传染了,今天原本有个录音,就因为一位客户竟是我的博友,知道我的病情,主动把录音日期挪后让我多休息,虽然我还不知他或她是谁,但先谢谢了。

2009年7月12日星期日

《无题》

昨天一早就再去看中医,以为这次会让大姐推荐的那位谢医师看诊,可他还是不在,又是一位女医师,但不是前天那位,这位看得比较仔细也较亲切,也许是她认出了我就是在电台播小说的播音员,她说她很喜欢听,经过20分钟针灸后,我的鼻子觉得较通畅,只是有点晕,付了同样是33元后赶快回家吃药休息;下午4时30分准时到滨海浮动舞台国庆庆典彩排地点报到,一进入狭小演播室冷气直逼而来,马上穿上外套,戴上口罩,仿佛到了冬天的北国,好笑的是我怕冷,刚好其他语言的演播室的冷气却偏偏是操作不良的,他们还很羡慕我们中文组的冷气足呢!
昨天的观众是第一批五年级小学生,这是他们国民教育的一部分,从大部分孩子的脸上都能看出他们心中的兴奋,在现场主持人的带动下,他们也积极配合,乐在其中;昨天也是我们电视转播首次录影,我们也要练习旁述,因为是第一次,无论是镜头切换,画面衔接都很乱,从耳机里还听见助导急得骂粗口,也许有很多同事都是第一次,难免出错,其实每一年如此,到国庆日那天就一切OK了!
彩排顺利进行至尾声时,老天爷不知是被突然燃放的烟火惊吓着,下起倾盆大雨,可怜的小观众个个被淋得像落汤鸡,连来观礼的张志贤部长也全身湿透,看来这雨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了,我和搭档就挤在人群中冒着大雨离场,场面就像逃难一样,马路上都是积水,我虽有雨伞,但雨势太大,除了头和上半身之外,其他部位都湿透了,心想这次完了,病情一定加重,幸好乘车回家途中没感觉不适,一踏进家里,喝了热水,感觉不怕冷就洗了个热水澡,哎!谢天谢地,没事儿!只是仍然感觉有痰卡在喉头吐不出,鼻子不太通畅,吃了药就上床了。
今早起来鼻水还是流不停,浓痰还是咳不出,还加上腰酸呢,继续吃药吧..................

2009年7月10日星期五

《昏》

这几天真是在昏沉沉中度过,头一次看了中医确定是感冒后,谁知吃了药却折腾得一夜没睡,鼻子塞得更严重,还发起烧来,因为还有录音任务只好改看西医,希望快点康复,吃了两天药后,烧虽然稍退,但还是感觉怕冷,鼻水少了,却变成咳嗽,是那种一咳就像撕心裂肺的,好不容易才咳出浓浓块状的痰,想到明天还得去国庆彩排,还是赶快找我姐介绍的中医调理,可惜下午他不在,由他夫人看诊,足足等了一个钟头,进去不到十分钟就被请出来拿药,原以为会帮我针灸,她却叫我明天早上再去,收费33大元,没辙,只好赶快回家服药,希望真的有疗效,那些该死的痰老是堵在喉咙里真难受,最怕的是剧烈的·咳嗽会把我的嗓子咳哑了,明天怎么彩排呀?

2009年7月7日星期二

《病》

从上周开始就感觉鼻子塞得厉害,今早更是难受极了,连眼睛都几乎睁不开,感觉四肢无力,昏昏沉沉的,还以为久违的鼻窦炎又发作了,赶快去看中医,幸好他说是感冒了,奇怪,以往我感冒都是从喉咙发炎开始,这次却只觉得浑身没劲,回家吃了药,果然感冒的病症全出来了,轻微发烧带流鼻水,但早上那种窒息的感觉没了,希望把药全吃完后会痊愈,最近天气忽冷忽热,真的要很小心才不会被传染,但有时真的是防不胜防,像前几天在巴士上就有一个大叔一路在我后座咳个不停,也不用手或纸巾掩住嘴巴,真恶心!另外在咖啡店用餐时还碰到一个年轻人行经我身边时打了个喷嚏,真是太不自觉了,也许我的感冒就是这么得来的,唉!

2009年7月5日星期日

《沉迷》

最近不知不觉沉迷在追看中国电视连续剧的光碟,一部接一部,欲罢不能,因为朋友的热情推荐,我也乐在其中,刚看完的是由张丰毅这位我很欣赏的演员主演的《上门女婿》,初识张丰毅是在80年代的电影《城南旧事》及《骆驼祥子》,90年代又看了他和张国荣演的《霸王别姬》,是一位演技一流的好演员,在《上门女婿》中就把一个憨厚老实、有情有义的农民演得丝丝入扣,相信是积极锻炼,身段绝不逊于当年,演起一名力大无穷的庄稼汉深具说服力。

紧接着我的朋友又借我另一部好戏《闯关东》,这是描述清末一群山东人历经艰辛到关外讨生活的电视剧,剧中演员无论是主角或配角,老的或年轻的都演得很好,单听他们说对白就是一种享受,也可从中学习,许多对白还带精彩的俚语,如:看三国流泪,替古人担忧;秋后的蚂蚱,腿上没啥肉等;看这部戏时,也让我想起客家先辈也是为生活离乡背井,到处漂泊,想想先辈们经历的痛苦,我们更应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

另外不久前我在网上还看了《采桑子-妻室儿女》,是一部讲述清朝遗臣贵族后代不同际遇的电视剧,剧情也很扣人心弦,可惜看了几集,该连续剧就不在网上了,只好等日后再找光碟续前缘。

好了,不多写了,我要继续去《闯关东》了。

2009年7月3日星期五

《追思会》

七月一日晚上在后港的一间教堂里举行了毛威毛大哥的追思会,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在教堂的追思会,感觉很庄严肃穆,也像是老朋友的聚会,除了原本也是配音员的许南盛牧师主持讲道之外,他还带领大家唱圣诗,一些毛大哥的学生、老友、同事也上台缅怀致辞,大家都肯定及赞扬毛大哥那些年对提升本地电视华语的贡献,尤其是他的爱徒张永权更表示自己当年在训练班连华语也说不好到后来能说流利动听的华语,成为双语精英,都归功于毛大哥夫妇的教导。只可惜后来这些努力都几乎白费,电视配音组早已成为历史,演员的华语也无人教导把关,我想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我们这些曾经向毛大哥及玫姐学习的学生,是他们来了狮城后,我们才惊觉自己的华语为何说得不动听,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要不然后来我也不会那么轻易就挤入台湾的配音圈。

出席追思会的除了当年配音组大部分同事外,还有很多毛大哥的演员学生,包括目前还常出镜的如向云、郑各评、周初明、黄世南等,还有更多是已退出电视圈的,当然也少不了从香港来的老朋友如曾江、焦姣等;玫姐对老伴的离去早有心里准备,但仍忍不住心中的不舍,幸好她有儿女紧紧相伴,虽然他们的儿女分居三地,热爱旅游的玫姐一定不会感到寂寞,可以飞去不同地区享受天伦之乐,在狮城我们这些学生也一定会多陪陪她,给予她深切的关怀,祝福玫姐!

2009年6月30日星期二

《毛大哥》

上个星期六接获消息,我的配音启蒙导师毛威毛大哥走了,他几年前中风后,身体状况就每况愈下,不久前又感染肺炎入院,最终不敌病魔的纠缠离世。
1980年年尾,电视台开办了第一届演员及配音员训练班,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当时的导师就是刚从香港来的毛威老师,他的音色、语调、语气等深深吸引了我,他在香港邵氏电影中可是许多当红小生如狄龙的专属代言人;结业后我又幸运地成为三名全职配音员,那也是新加坡历史上首次出现专业的配音演员,虽然后来配音组主要是由师母王玫负责,毛老师主要是电视演员的语言老师,配音组的同事都以毛大哥及玫姐称呼他俩,毛大哥也和我们一起配音,教导我们配音的技巧,我们男生也以他作为模仿的对象,从中获益匪浅,也为自己日后的配音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年配音是从下午直落至晚上,因此晚餐我们是在电视台的餐厅解决,毛大哥也几乎天天与我们一起进餐,他还常爱开开玩笑,印象最深的是他要我们把菜吃完时会说想看看碟子是否是道光年间制造的,道光倒光也!业余,毛大哥爱唱京剧,演出时我们也拉队去支持,他还教我们在什么地方该大声叫好,当时觉得挺好玩的!
毛大哥说话总是温文尔雅,从不对我们发脾气,他也非常注重仪容,穿着讲究,风度翩翩;退休后主要是到教会电台帮忙,要不是前几年不幸中风,相信毛大哥一定会生活得很自在;毛大哥,谢谢您的教导,请您走好!

2009年6月28日星期日

《彩排》



年又被点中当国庆庆典电视旁述,昨天下午第一次踏入位于滨海艺术中心旁的水上舞台参与彩排,由于一切还未最后敲定,只能看个大概;今年在整个庆典流程上有些许更动,希望带来一点新意,共分成十幕进行,我的搭档说今年的节目看起来像是一场缤纷炫目的晚会,除了每年少不了的怀旧忆苦思甜单元,还加入现代科技元素,令我意外的是竟出现几个穿着热辣的女郎在台前大跳钢管舞;由于是初次彩排,出现许多冷场,灯光也差强人意,掀不起高潮,反倒是每次检阅部队操入场时我都会莫名地激动浑身起鸡皮疙瘩。

2009年6月25日星期四

《实话》

最近才知道原来有很多有心人在读我的博客,叫我受宠若惊,连一些身居高位者也被告知我写的内容,据说颇有不爽之感,其实我写的都是自己的生活感受和记录,完全是实话实说,并非无中生有,造谣生事,就算把我列入黑名单又如何?我这把年纪了还要看人家脸色过日子吗?当然,这世上有些人就偏不爱听真话,喜欢人家阿谀吹捧,抱歉!若写博客还得步步为营,那就干脆不写,您说对吗?

我这辈子最痛恨爱撒谎的人,偏偏就遇过一个无论大小事都要骗你的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撒谎,一会儿把黑的说成白的,一会儿又把白的说成黑的,摆明把人当傻瓜,让你不知她哪一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最终只好避而远之,希望从此不见面!

人生在世,本就应尽力达致真善美,摒弃假丑恶,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满的,无愧于心的呀!


2009年6月21日星期日

《叙旧》











电台不在情谊在,昨日中午与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的八位前同事聚餐,吃得很饱,聊得开心,您一定想知道有谁出席吧?请看看照片,看您认得哪几位?

2009年6月19日星期五

《大姑妈》

大姑妈是我爸六个姐妹中的大姐,今年八十几岁了,个性温顺,原本住在马来西亚柔佛的巴株巴辖,近几年来因儿子大都在新加坡工作,她也移居狮城;当年大姑妈生了四个表哥,一直想有个女儿,因为我出世前已有两个姐姐,爸爸决定若我又是个女的,就把我送给大姑妈,我出世时她还特地从西马赶出来准备抱我回去,可惜我是个带把儿的,让她失望而归,回家继续努力,结果还是多添了两个儿子;人说养儿防老,按说大姑妈有六个儿子,现在该是享清福的时候,但最近她却很烦恼,她向来和晚婚的四表哥住,四表哥是在五十岁左右才在朋友的介绍下娶了来自海南岛,二十多岁的表嫂,一年后生下一个女儿,起初表嫂对姑妈还恭敬,但从怀孕开始就对大姑妈呼呼喝喝,诸多挑剔,甚至多次要大姑妈搬走,尤其是成为新加坡公民后,更老是闹着要出去工作,不要在家照顾孩子,最近还吵着要离婚玩失踪,一夜不归,弃两岁大的女儿不顾,可怜大姑妈和四表哥,一个是八十几岁的老人家,一个是需轮班工作的巴士司机,原本祥和平静的家被搅得家犬不宁,真担心他们承受不了!大姑妈其他儿子呢?有些为生活奔波自身难保,有些家里实在太拥挤,条件好点的又不表态;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希望儿子成家有人照顾,没想到到头来自己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2009年6月16日星期二

《过份》

回去电台录广告,碰见一个离职前共事过的年轻电视助导,他说他刚呈上辞职信,而且已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真替他高兴,日后他再也不必天天起早摸黑,精力被榨干,希望他的偏头痛也会痊愈,听说那组的同事接二连三辞职,证明了不是我一人受不了,而是整个制度出了严重问题,该组领导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替机构省钱,让下属做得毫无喘气的空间,还叫人轮替做不同节目,把人累死,年纪大的敢怒不敢言,年轻的才不吃你那套,拍拍屁股走人!
有些上司真是只顾为自己打算,完全不理下属的福利,20年前我在配音组工作近8年的时光,是配音组的开荒牛,配的多是男主角的戏,但却从未升级,一直是第三级配音员,每年的升职评估与配音员似乎毫无关系,我想申请当导播及广播员,主管又不放人,直到我愤而辞职,闹到戏剧组的高层出面挽留,人事部才向我道歉,忽略了配音员的升职机会,无奈我去意已决,就算给我超级配音员我也不稀罕;我到台湾数月后,十几位配音同事就升为第二级配音员,可见当时我们的主管根本无视我们配音员的贡献,自己一心踩在我们身上往上爬,最风光时一人高居两组之头,但结果还不是狠狠地摔了一跤,一蹶不振,郁郁离开。
奉劝天下自私自利的主管,在为自己打算的同时,别把下属逼得太紧,没有他们为你打拼,与你配合,你是绝对很难往上爬的!切记!切记!

2009年6月14日星期日

《祝寿》





































昨天在新加坡的胡姬乡村俱乐部聚集了80多位宾客,那就是当年丽的呼声少年儿童话剧组的部分组员及家属,此次难得的聚会是为了庆祝我们少儿组的负责人昭英姐的八十大寿,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是她和已故的曾鹏翔曾大哥一手创立少儿组,为我们提供语言、演戏、歌唱、曲艺表演的训练,最重要是让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组员在集体生活中建立了兄弟姐妹般的感情;虽然长大后各奔前程,但在少儿组度过的时光却深留在每一个组员的心中,偶尔相聚大家仍对当年的点点滴滴津津乐道,缅怀不已,从五号房录音室、冷气大礼堂到白沙浮黑街都有许多共同的回忆。

昭英姐和少儿组组员最长的有四十多年的情谊,谈起第一届组员朱为强的调皮事儿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可喜的是朱大哥似乎越活越年轻,活力充沛,除了不断调侃当年的相声搭档许廷芳,还现场来个人脱口秀,逗得昭英姐和组员们笑得直不起腰,耍宝功力不减当年,他能唱能演,加上一张孩子脸,若从事演艺工作肯定成为师奶杀手,现今本地电视台许多主持人都得靠边站了。

昭英姐说她很开心能有这么多组员-从第一届到第九届,从二十几岁到近六十岁的组员都出席了庆生会,主办的组员还精心设计,通过电脑视像让远在澳洲的林彬彬组员(昭英姐的独生女)及黄振荣组员为昭英姐祝寿,他们还唱歌助兴,并通过视像和大家一起陪昭英姐切大寿桃,歌声美妙的寿星当然也少不了为我们解解馋,让我们欣赏了久违的绕梁歌声;我最高兴的是能和昭英姐一起唱客家山歌,她也曾到我们会馆教唱,是我唱客家山歌的启蒙老师。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快,说说笑笑,不觉已是夜幕低垂,还有好多要说要唱的,只好留待下一次的相聚,一些组员会陪昭英姐在俱乐部客房留住一夜,我和其他组员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踏上归途,抵家后虽已是极度疲累,但兴奋激动的心却久久不让我入眠,38年前有幸加入少儿组,让我的人生从此不同,除了增添许多美丽的生活篇章,更为我日后的生计打下坚实的基础,感谢曾大哥、昭英姐及所有有缘在组里一起长大的组员,但愿我们能经常相聚,多陪陪昭英姐;再次祝福昭英姐树老根弥壮,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2009年6月12日星期五

《录广告-2》

在所有的录音工作中,录广告是最快最好赚的,一般上不论在台湾或新加坡们录广告的收费是根据广告的时长,最短的是5秒,最长的是一分钟,最常录的应是30秒的,但有些广告制作人却因为你只需在30秒的广告结尾时说一句话就要求减价,我常告诉他们这样太不专业了,你大可叫我说满30秒价钱是一样的,有些所谓大制作的广告,花了几万元制作,到最后录音时却为几百元讨价还价,甚至跟你说预算很紧,叫你减价;还遇过一两个广告制作人叫你念几段不同的广告词,说是未决定要用哪一段,先录了再说,但只会播出一段,也支付一个广告的录音费,可是后来却把我录的几段剪成好几个不同版本的广告,可恶极了!幸好这种毫无诚信的人不多;另外,我也很怕遇上迟到大王,除了广告制作人还得等商家,有些商家会让你等上一个小时才翩然而至,他要是不满意你录的还得再耗时陪他,一副我付了钱你就得慢慢伺候我,还好这种人也很少;再有就是录了几遍后才要改词儿,花很长时间修了又修,改了又改,其实这些稿都是在录音前就让有关人士审批过的,真不明白为何临时还要更动?
当年在台湾,我也有幸常录广告,那里录广告真是羡煞旁人,因为广告制作人是马上付现钱的,也不用讨价还价,无论是大牌小牌、红牌杂牌的录音员一律一个价,由公会决定,若你想压低录音费争取机会,大家就会群起攻之,当时有一位女士就因减价录广告,结果公会通知大家不能跟她合作录音,配音领班也暂时不再发通告给她,以示惩戒;这就是有条规的好处,新加坡因华语广告市场太小,无法效仿台湾,我就听闻有人为了抢机会录音打响知名度,明说自己不计酬劳,甚至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极尽小人之本色;在台湾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广告公司把我录的电视广告同时拿去电台播后,主动联系我去领钱,让我惊喜不已,他们大可不必通知我,把钱省下来,这也是有公会的好处,凡事照章行事,含糊不得!

2009年6月11日星期四

《录广告》

昨天去为一个著名的房地产机构录制电视广告旁述,一进去那略懂华语的创意总监就用英语加一点华语向我解释他们要的语气,还让我听了英语版本就开始录音,他强调要像英语版一样低沉的声音,最后那句也要像英语版一样酷酷的,不用太多激情,可是我听那背景音乐结束时是较高亢的,我就用较激昂的语调,他不喜欢一定要我跟英语一样平淡的念法,我只好试录一个给他,刚好这时该机构负责人到了,一听之下就批评我的结束语气太平淡了,一点震撼力都没有,那创意总监也不解释就叫我再录一次,结果我用回激昂的语气结束,那负责人连声赞好,真是冤枉,本来我就是那么录的,却被英语版害了;这种情况我十几年前从台湾回来就经常碰上,一些广告公司的人总是要我跟随英语版的语气,殊不知那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怎可依样画葫芦?其结果可想而知,还有些被逼学过华语又不太会说华语的香蕉人,还会批评你的读音错了,因为一般新加坡人都不是那么念,那是因为大家都念错了,难道也要我跟着念错音吗?有一次我就为了坚持念正确的音而拒录,让他们另请高明,广告若播出去,人家会说我念错音误导观众呀!
录广告也怕遇到不知自己要求什么的广告人,要你录了十几二十次才慢慢挑,最后往往用的是前几次录的,有些更可笑,明明已选到满意的,还是不放人,要你再试试别种读法,没办法,只好陪他们玩呗!记忆中最可怕的一次是录一个饮料广告,来了商家、广告人、撰稿员等十几人,加上录音员,七嘴八舌给你提要求,一个说要高一点的声调,一个说要温馨一点的语气,一个说要强调某一个字,一个说高低起伏不够,结果叫你不知该听谁的,无所适从,越录越差,岂有此理!
录广告是一种很好的磨练,必须掌握广告的重点,以最到位的语气,用最恰当的音调表达商家要传达的信息,更能磨磨耐性,坦然面对刁钻的要求。

2009年6月9日星期二

《榴莲》

昨晚我们会馆客家歌曲班的老大为了慰劳我们,特地请我们吃榴莲,他是挑榴莲的高手,买回来的榴莲个个叫人吃不停口,一般我都不敢下手,只因自己是个容易上火之人,但还是忍不住加入,吃个痛快,他们说要吃就多吃点,只吃一点反而容易上火,我姑且信之,大开吃戒,哎!果然今天没事,还频频回味昨晚的榴莲香。
从小我就对榴莲又爱又怕,喜欢它浓得化不开的香味儿,却怕吃后发热生病,因此对榴莲敬而远之,但偶尔也会放松戒心偷吃一些过过瘾,像到印尼多巴湖及西马槟城采访时,就在热情听友的大力推荐下品尝那里美味的榴莲,至今还似乎闻到那浓郁的香味儿。
榴莲虽然其貌不扬,里头却另有乾坤,更是南洋水果之王,在过去贫穷的年代,还有人为了吃榴莲卖掉纱笼--榴莲出,纱笼脱!可见榴莲的魅力有多大!但是有许多来自南洋以外地区的朋友一闻到榴莲味儿就像我们闻到臭豆腐一样,退避三舍,据说只要能适应榴莲味儿的人就能长住下来,可为何有一些土生土长的热带儿女也抗拒榴莲味儿呢?难道是投胎投错地区了?哈哈!

2009年6月8日星期一

《马六甲》


























上星期五一大早,我们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客家歌曲班的部分成员及家属一行18人,搭豪华巴士往马六甲前进,此行是受邀参加马六甲应和会馆188周年馆庆及第二届嘉联杯全马客家歌曲比赛;虽然一路通畅但却因车行速度太慢,花了近五个小时才抵达下榻的Mahkota酒店,主办当局马上招呼我们吃午餐,下午回酒店休息;傍晚六时我们就和来自马来西亚各地嘉属会馆的客家乡亲到马六甲著名的培风中学观赏第二届嘉联杯歌唱比赛,今年共有来自全马各地的27位歌手参加,水平比第一届提高了许多,简直可用高手如云来形容,让我们三个评审(新加坡茶阳会馆的邬国盛、李荣德及柔佛州的音乐导师何东发)难以取舍,最后胜出的冠军歌手是来自东马美里的彭启新,亚军及季军都是霹雳州歌手,他们的得分差距很小,竞争激烈;比赛结束后,我有幸上台为大家演唱三首风格迥异的歌曲,包括:中国、新加坡联合新创作的《南洋月光光》、台湾流行曲风的《涯教你唱山歌》、中国传统山歌《八月十五光华华》,其实当时压力挺大的,因为比赛歌手个个歌艺了得,我只好打起十二分精神,强忍饥肠辘辘的煎熬(没空吃晚餐),把歌唱好,虽还未臻完美,但现场观众反应还不错,大马山歌王丘惠中老师也上台以他嘹亮、韵味十足的歌声清唱传统山歌,让人听得心花怒放,喜逐颜开;喜见马来西亚的客家歌曲渐渐受欢迎,歌唱水平进步神速,真是值得我们学习,只是因歌曲资料来源有限,他们选唱的歌还是很局限,有很多是改自其他方言的歌曲,希望我们有更多机会交流,把更多资料和他们分享,让大家领略不同曲风客家歌曲的丰富多彩,也希望他们能主办让所有客家乡亲参加的客家歌唱比赛,大家一起在切磋歌艺的同时,发扬客家文化,传承客家精神。
星期六中午马六甲茶阳会馆的乡亲请我们去一家古色古香的侨生餐馆,品尝马六甲道地的娘惹菜,可惜我不吃辣,最爱的还是一道不辣的黑酱油鸡,饭后少不了去茶阳会馆拜会乡亲父老,主要是和妇女组歌唱组交流,我们把几首不同风格的客家歌介绍给她们,她们也唱了刚学会的几首歌,最后一起合唱《客家本色》,其乐融融!晚上又到培风中学礼堂,出席马六甲应和会馆188馆庆晚宴,由于没有表演任务,大家尽情得吃喝玩乐,我们茶阳歌唱班的同学虽说每周都相聚,但鲜少有机会把酒言欢,嬉闹说笑,好不开心!其中一位平日相对严肃的同学,那晚真是彻底放松,说的话比平时多上几十倍,让我们见识了他可爱的另一面,要不是后来因回酒店的交通安排有点混乱,发生了一段不愉快的小插曲,那晚大家真的是尽兴而归。

星期天一早,我的几位女同学在酒店游泳池上演芙蓉出水,贵妃出浴,我们则在池边聊天,轻松自在,若能找个人按摩按摩,松松筋骨,那真是太美了!(可惜此心愿未实现),中午乘车去另一家娘惹餐厅-麦哥餐馆吃午餐,我还是只能浅尝即止(怕辣),最爱的是最后的甜品-浆罗!!!下午两点多我们就踏上归途,又是一路通畅,谢天谢地,原本以为星期日会大塞车也没遇上,傍晚六时多就返抵国门,在黄金剧院底层吃了我久违的端记火锅,我们就互道再见,各自赋归!相信大家也和我一样希望很快再有机会同游,若能一边旅游一边传扬客家歌曲,那就更有意思了!

2009年6月4日星期四

《一年了》

时光匆匆,去年6月3日下午3点接获消息,向海外听众服务的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将在08年8月走进历史,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让好不容易在14年前从零开始与区域听友建立良好互动关系的电台寿终正寝,怎不叫广大听众百思不得其解?至今许多听友仍对当局的决定耿耿于怀。
一年过去了,在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40多位工作人员中已有10多个先后离开新传媒,中文组播音员黄进远关台一个多月后就辞职,我则在2个多月前挥剑斩断了先后工作了20多年地方的情丝,其实一些前同事在新单位也不自在,只是为了保住饭碗,大家都在忍,因为分配到的新工作并非人人都能适应,甚至与广播风马牛不相及,英雄无用武之地,有些还得忍受无理的对待,意思浅浅--忍得就忍,忍不得自己走!
当初辛苦参与创办的电台就像遭受地震一样,突然消失了,说不伤心是假的,更难过的是过后被当作人球一样踢,完全不考虑你的专长,也不尊重你的资历,甚至呼来喝去,更无人肯定你曾经替国家和区域听众建立友好空中桥梁的贡献,幸好还有一群一直支持我们的听众至今还不时捎来关心的信息,我想在区域拥有一大批知音该算是我在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的最大收获吧!

2009年5月31日星期日

《爱唱》

记得上小学三四年级时就很爱唱歌,也许是从小叔叔、哥哥常会买最新的唱片回家大声播放,我也不管什么情呀爱呀,照单全收,还现学现卖,到邻居家献丑,因为几乎没有同龄玩伴,给隔邻的相馆、洋服店的大叔大姐唱歌解闷成了我当时课余的最大消遣,真的是娱人娱己,他们也对我疼爱有加;有一次在乘校车回家时还带头唱《今天不回家》,笑得司机大叔差点闯红灯,而冲凉时间就是我吊嗓子的时候,无牵无挂,唱得特别痛快,连隔壁的老婆婆都跟我妈说你的儿子真爱唱歌;有幸加入丽的少儿组后,学会更多好歌,从童声唱到男声,从《故乡的歌》唱到《故乡的路》,从《劳动创造最光荣》唱到《石油工人干劲大》,很多当时学会的歌曲至今我还是时常哼唱,长大后参加合唱团,享受了几年和声之美就因出国升学及工作忙碌较少放声歌唱,但仍忙里偷闲过过歌瘾,像在台湾政大四年每年都代表中文系参与校内的合唱比赛及校外的大专诗词吟唱比赛,也和政大的侨生组队参加全台大学侨生合唱比赛,因有一位深谙合唱的香港同学指挥,我们还三度蝉联冠军;回国后只是偶尔唱唱卡拉OK,直到几年前才加入茶阳会馆唱客家歌。
虽然从小爱唱,但随着年纪渐长,知道自己并非善唱之人,像高音就是我的致命伤,有人甚至说因为我是播音员,说话发声位置太前,所以高音唱不好,我想主要是我没方法加上没苦练,我也希望把高音唱好,把客家歌唱得更迷人动听,让更多人喜欢客家歌,很高兴最近会馆请了一位歌唱老师来纠正我们的缺点,相信假以时日,我会更有信心唱好高音,不过现阶段我还是很享受唱歌的乐趣,如果您看见一个一面开车一面高歌,或一面走路一面低吟的人,很可能就是我!闽南语说的“爱唱得要死”!哈哈!!!

2009年5月29日星期五

《传教》

今天坐巴士回家时,突然有个漂亮的洋妞从后座移来我旁边,还和我聊起天来,她说她是传教的,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我一开始就表明我是佛教徒,并表示任何宗教都是劝人向上向善,人的心好最重要,她就问我人生死会怎样?我竟然能以很菜的英语让她明白轮回的道理,她又问了一些有关佛教的问题,结果好像我在说道理给她听,她是一个很和蔼可亲的小姑娘,原来车里还有她的另一位同伴,我也尽量拉开宗教的话题,问她觉得新加坡怎样?天气太热吧?尝过各种族的美食吗?下车前还说很高兴能和她交谈,的确没想到孤单无趣的车程,竟有机会与人聊天儿,又可磨磨我残破的英语,我相信她还是听得懂我要表达的意思;宗教信仰是很个人的事儿,也讲因缘,勉强不来,很佩服这小姑娘千里迢迢来跟陌生人传教,也许下一位她应找个较年轻的吧?纵然我没被打动,但还是祝福她一路平安!早日回家与亲友团聚,别让父母牵肠挂肚。

2009年5月28日星期四

《蛋糕》

从小就很爱吃蛋糕,但在那年月,只有在有人结婚或满月时才吃得着,为了满足食欲,记得小学学校附近有间蛋糕店,当时是叫西菓店,只要用一毛钱就能买一大包的蛋糕碎片,其实也不都是碎的,有些是师傅把边上不要的一大片切下来的,只要向老板说买“CAKE碎”,他就会用报纸包一大包给你,也顾不得报纸脏不脏,一回家就满足我的口腹之欲,奇怪,那蛋糕的滋味还特别香哦!为何那是会叫西菓店,也许又是受方言影响吧!蛋糕原本是西方的食品,而新加坡华人一般称很多糕点为粿,所以就把蛋糕叫西菓(粿),不知如此解释对吗?
小时候有亲友送来结婚蛋糕时,除了叫我兴奋,也很头疼,因为盒子里有十个各具特色的蛋糕,一人又只许吃一个,不知如何取舍,我一般都会选择颜色鲜艳的,奶油多多还配上半颗樱桃的,唔!好吃极了!
直到今天,我还是很喜欢吃蛋糕,像水果蛋糕、芝士蛋糕、巧克力蛋糕等都会叫我垂涎三尺,每回吃自助餐一定不放过各式各样诱人的蛋糕,但已对奶油多多的有点戒心,年纪大了还是忌讳胆固醇呀!哈哈!下回有机会见面请我吃蛋糕吧!

2009年5月24日星期日

《蔡琴》

向来就很喜欢蔡琴的歌声,独特的嗓音加上纯熟的技巧,无论老歌新曲都能诠释地扣人心弦,昨晚受友人之邀欣赏了她的《新不了情演唱会》,比起几年前我到新山看的那次好太多了,制作非常严谨,一流的乐队、音响、舞台设计加上蔡琴迷人的歌声,整场演出让人回味无穷;这次演唱会是《蔡琴不了情演唱会》的延续,演唱的歌曲主要是从1980年她出道到今天的歌曲,但循众要求她也安排了四首隽永金曲,当年她是以演唱校园民歌进入歌坛,凭一曲《恰似你的温柔》打响了知名度,其他如《抉择》、《想你的时候》、《你的眼神》、《出塞曲》等也深受欢迎,昨晚她还特别把其他歌手的校园民歌以组曲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不禁坠入时光隧道,仿佛回到了风华正茂的年代,每一首都曾紧紧伴随过我度过军中乏味的日子以及初入职场的岁月,真的忍不住和蔡琴同声歌唱;除了唱歌,蔡琴也是台湾的名嘴,记得我在台湾时,每个星期天中午12时一定收听她主持的广播节目《日正当中》,她在节目中嬉笑怒骂,敢怒敢言,批评社会上的人和事,让我认识了歌声以外能言善道的她;而她在演唱会上也能巧妙地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掳获观众的心,谈到自己低潮时的情景时,亦能以感人的语调打动歌迷,叫人整个晚上与她同喜同悲,从她的分享中,知道她屹立歌坛数十年并非运气,而是她对歌唱的执著及努力,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加入新元素,她强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者,时机一到就能轻松上阵,甚至相隔近20年还能获台湾金曲奖提名最佳歌手奖;蔡琴是成功的歌手,值得我忘形喝彩,拍疼手掌。

2009年5月23日星期六

《杂感》

今早又得往距我家很远的盛港区跑去,这次决定试试朋友说的从ECP往东到TPE,再从TPE出去盛港,可是我足足开了25公里的车程才抵达目的地,比我平时从巴耶利巴的KPE去多了9公里,奇怪,大家都说前一条路比较快,原来他们只是猜想那么走会快些,其实是绕了远路,从KPE去反倒是近一些,不试不知,以后还是走自己熟悉的路线,别人只能提供意见,要走什么路还是要自己决定;今天也是我最后一次去教那些一年级的小毛头,和前几次一样,玩闹的玩闹、聊天的聊天、发呆的发呆、少数积极的依然积极,最难搞的是还有一个自闭儿童,死都不开口,也不坐下,自顾自的逛课室,连他的学校老师进来陪他,他也不理不睬,后来他的老师告诉我,也许这学生习惯女老师,我看这不成理由吧?唉!你说这样一班杂牌军教了有什么成就感?我请课程负责人另请高明,因为教低年级的学生应该有特别的方法,并非随便拉个会汉语拼音的老师来教就行的,当然我也可以混下去,一个半小时眨眼就过去,但我可不想浪费我及学生的时间,都怪自己心太软,当初朋友说找不到老师就勉强答应试试,幸好班上还是有几位小瓜有问必答,其中一个男同学反应积极,认真学习,我特别奖励他一份小礼物,叮嘱他要继续学好华文。

2009年5月21日星期四

《自私》

经常遇到开车的人不显示讯号,尤其是一些既可转右又可直行的路,明明是要转右却不出讯号,害后面要直行的司机跟在他后头,迎面而来的司机也不知他到底是要转向还是直行;还有很多司机随时想停车就停车,不提早出讯号,让后头的司机措手不及,稍不留神就造成碰撞;真不明白,讯号灯就是让司机用来让其他公路使用者明白自己的动向,为何好多司机都不用?说到底就是人的自私心理,老子爱转向爱停车是老子的事儿,管你后头跟着的是谁!交警一般只捉超速的司机,其实这些不用讯号灯的也该捉,因为这种司机越来越多了。
另外,每次搭地铁要出车厢时,总被急不及待涌进车厢的人碰撞,这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很少见,虽然大家都知道要让下车的人先出来,但怕输自私的心理又作祟,门一开就争先恐后,有很多游客也搭新加坡的地铁,他们一定被涌入的人潮吓坏了,其实,地铁站应在每趟列车到站前用广播提醒搭客让人先下车,减少混乱的场面。

2009年5月19日星期二

《健忘》

真糊涂,把一篇修改过的文章在放在博客上,难怪网友提醒我那是重播的,这阵子看中医,他说我有记忆力衰退之迹象,我还不以为然,看来他说对了,真是抱歉,我只记得我写了那篇文章,却忘了曾经放上博客,有欺场之虞,谢谢那位朋友的提醒,自己年纪大了,真的经常会想不起很多人和事,尤其是一些曾经见过面的人,过后对方认得我,我却实在想不起在哪儿见过,真是尴尬!又如我竟然在整理旧录音带时才记起我曾经访问过好多艺人,像小虫、娃娃、叶欢、梁朝伟、陈升等等,唉!岁月不饶人,可不是盖的哟!看来要多吃点补脑的食品了,哈哈!

2009年5月17日星期日

《黄河大合唱》


最近朋友送了一张VCD给我,里头是1995年广州万人大合唱的《黄河大合唱》,场面好壮观,合唱团员占据了半个露天体育场,由著名指挥家严良堃指挥,好几个著名交响乐团伴奏,是我看过声势最浩大的合唱演出,很震撼!我也曾有幸跟李豪合唱团在1993年参加北京举行的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晚会,当时有大概十个包括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的合唱团同台演唱《黄河大合唱》,记得当时分配站在中国中央合唱团团员的前面,哗!他们个个都是能独当一面歌唱好手,有机会和他们齐声歌唱真是一种难得的经验,他们其中一位团员还说我的长相和声音都像中国歌唱家关贵敏,让我有受宠若惊之感。
在1995年新加坡几个合唱团联合呈献,由阎惠昌指挥的《三河颂音乐会》又让我再次和《黄河》结缘,但这回除了合唱,我还被当时负责朗诵,来自中国中央戏剧学院的冯明义教授叫去和他一起朗诵长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当时可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能和高手合作,忧的是自己学艺不精,怕坏了大事,幸好演出当晚顺利交差,还有一点点骄傲,因为几位领唱和朗诵员都是来自中国,只有我是土生土长的,演出后当年的王鼎昌总统还到后台和我们一一握手,能和我敬爱的总统近距离接触是我的另一大收获,而和他握手的照片应该是我这辈子和总统大人合照的唯一一张吧?
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是中国乃至所有炎黄子孙的骄傲,历久不衰,百听不厌,不知几时再能站在台上高唱?那种感觉真棒!

2009年5月15日星期五

《电台义工》

昨天上午到老东家属下的电台录制广播小说,因为之前的存货已快播完,虽然开口要他们给一点车马费,还是没下文,本想硬起心肠让他们换人录,但想想还是帮忙把整部长篇小说录完,他们不仁,我却不想不义,加上导播又是老朋友,不想让她难堪,真是不明白,堂堂一家商业电台连一点车马费也付不起,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想当年我帮另一家惨淡经营的有线电台录音,他们绝不拖欠节目费,该付多少就付多少,反而是现在这家收听率及广告收入皆不错的电台,就算答应付广播剧的录音费,过了大半年还是不见半分钱,之前就免费(多年了)帮忙录制的广播小说就更别想他们会看在我现在不是自家人或无业人给我车马费了,只好发挥阿Q精神,当作是做义工呗!您可别笑我笨哦!

2009年5月14日星期四

《晨运》

这两天终于下定决心,打败爱睡虫,清晨六点就一跃而起,往海边跑去,虽然因久未跑步有点气喘吁吁,但大量地呼吸早晨新鲜空气,顿觉身心舒畅,回家后洗个澡,吃完早餐后,开始一天悠闲美好的生活,希望自己能坚持早起,看着天空露出曙光的感觉真好,也为新的一天带来好心情,更重要的是坚持运动对健康总是有很大助益的,您说对吗?您多久没晨运了?不妨试试,真的,感觉很棒哦!

2009年5月13日星期三

《乐业》

在我居住的地方,经常会看见辛劳的清洁工人在做清扫工作,有一位大伯喜欢一面打扫一面听佛曲,遇见住户也会亲切地打招呼,看起来心境平和,但我也常遇到另一位清洁工人,老是苦着脸,想和他道声早安,他却把脸转向另一边,显得心事重重,同样的工作,不同的心情,相信前者一定会做得更自在;我也曾遇过一位年轻的巴士司机,他每到一站就会和上车的搭客问好,甚至向不上车的搭客亲切微笑,一路上快乐地驾驶,相信很多搭客也和我一样被他愉快的情绪感染,这就是敬业乐业的最佳典范,反观许多从事服务业的人,一副爱理不理的态度,甚至连起码的微笑也不会,顾客当然不会再上门了,记得我在英国买鞋,售货员还蹲下来帮我试穿,让我受宠若惊,在狮城我就从没遇上这样的售货员。

2009年5月11日星期一

《节日》

今年的卫塞节和母亲节连着度过,卫塞节那天在家修心养性,晚上把父母接过来我家小住,母亲节中午和父母去吃莆田菜,母亲年届八十,除了几近失聪、记忆力衰退、膝盖疼痛外,由于坚持每天晨运,精神还不错,很感恩我每天都能吃到她做的饭,我每天都祈愿她和老爸健康硬朗,幸福快乐!下午我到如切民众俱乐部出席一个有关如何唱高音的讲座,主讲人是旅居新加坡的中国男高音尹作发,他强调的是气息的练习,只要有足够的气任何人都能唱好高音,他还教大家一套呼吸法,只要每天练习,假以时日,人人都能唱好高音,到底有效吗?待我练后才知道。
晚上和友人到滨海艺术中心观赏慕名已久的昆曲《牡丹亭》,也许这回演的是青春版,舞台极其简单,完全靠演员的精湛唱作吸引观众,我是个戏曲门外汉,只能看热闹,觉得除了演员个个顶呱呱,现场伴奏的乐队水平也叫人激赏,演出结束后,近年来大力推展昆曲的著名作家白先勇上台讲话,他对新加坡热情的观众深表谢意,也希望大家一起支持昆曲,让这支戏曲之花开得更灿烂;白先生比我在1999年采访他时只老了一些,说起话来还是那么温文尔雅,记得当年访问他,他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那么平易近人,一点架子也没有,祝福他身体健康,继续为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力。

2009年5月6日星期三

《中国电视剧》

最近闲下来,总算有空好好观赏我爱看的中国连续电视剧,虽然有些拍得不尽理想,剧情不甚合理,但光听演员一口充满戏味、抑扬顿挫的语言就让我倍感舒畅,更可从中学习,加上演员精湛的演技,出色的表演,往往叫我欲罢不能,一集一集地追看下去,常常把计划好要做的事儿都忘了,甚至忘了该上床睡觉的时间,有时看完了一套长剧还真有舍不得的感觉;其实有很多朋友也和我一样爱看中国连续剧,一位好学的马来西亚听友更把看戏当上课,把演员当老师,向他们学习标准华语,如今说起话来还真带点儿京味儿呢!给您推荐我近来看过自己很喜欢的几部中国电视连续剧:《金婚》、《亲兄热弟》、《士兵突击》、《好想好想谈恋爱》,有空的话不妨观赏一下,调剂调剂紧张的生活。

2009年5月3日星期日

《配音》

好久没机会从事我最爱的工作--配音了,今天总算再次和部分当年电视台配音组的老同事再聚录音室,为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礼配音,因为新加坡电视台播映的韩剧、日剧多由台湾配音,这几年来大家有劲儿没处使,也少有机会再过配音的瘾;配音是一门独特的专业,配音演员除了要求对上演员的嘴形,也要对语气的掌握得当,让观众觉察不出那是配音的戏就成功了,因此,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正因为我有这方面的经验,当年才能在高手如云的台湾配音圈轻易地占有一席之地,可惜回来之后就与配音渐行渐远,毕竟在狮城能配的东西太少了,有时配音瘾发作,在看韩剧时故意听原音,边看字幕边练习配上华语,过过干瘾的同时也磨练自己的反应,因为灵活性也是配音演员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台湾那几年,就看过好几位电台播音员来学配音却紧张地老是对不上嘴形,对上嘴形却又毫无语气,最后自动放弃;另外,我喜爱配音的另一原因是能和老同事相聚,大家一见面就聊个不停,叽叽喳喳话家常,好不热闹,屈指一算,近30年的交情,能聊的东西当然太多太多了!

《充实的一天》

昨天是我从职场退下来后过得最充实的一天,一大早就往距我家好远的小学奔去,给十几个一年级的小毛头上汉语拼音课,其实我实在不敢接这个工作,因为教小孩儿可不简单,但在朋友的苦苦要求下,我只好答应帮忙;果然教这么一班小朋友还真累人,其中有几个从头到尾都在神游,有一个连点名时喊“到”都拒绝回应,上课时还把脚高高放在桌上,让他和其他同学一起坐在地上听故事,他死都不坐,还把椅子当马骑,制造噪音,我只好在下课后请我的朋友向那小朋友的家长报告,另外班里还有两位几乎完全听不懂华语的异族同胞,真是不简单的任务呀!
下课后我又匆匆从东北赶到芽笼,不是红灯区,是在37巷口的一家录音室录一段挺长的幻灯片旁述,由于早上上课嗓子已有点累,声音有些沙沙的,幸好顺利完成任务;过后本想赶去参加勿洛的许衔芳听友家,来自槟城的她特意做了美食请几位新加坡听友品尝,还邀我和亚锟分享,可惜我得去新达城看《青山演唱会》,只好请亚锟帮我多吃点。
来自台湾的前辈歌手青山在70年代红极一时,像《泪的小花》、《寻梦园》、《可爱的人生》、《往日的旧梦》、《情难守》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品,在演唱会上听他唱这些曾经耳熟能详的歌曲,时光仿佛倒流至我的小学时代,听得我和高中老同学深深感慨时光的飞逝,岁月不饶人;青山真是宝刀未老,一口气唱了好多歌曲,在台上依然如当年一般风度翩翩,难怪他的演唱会嘉宾潘秀琼也为他着迷,对他赞不绝口,另一位嘉宾美黛则以十足的中气,嘹亮的歌声带来几首让全场观众陶醉的歌曲。
离开新达成,告别老同学后,我又赶去来福士城和几个老朋友聚餐,谈天说地,倒也悠闲自在,那家独具特色、地方宽敞的日本餐厅虽然价格不菲,但依然排长龙,可见新加坡人对“吃"还是情有独钟的。
晚上7时多和另一位老朋友到维多利亚音乐厅观赏新加坡音乐协会主办的音乐会,由几个合唱团联合呈献,台上依然是老龄化的合唱队员,台下还是中老年的观众,各合唱团的水平不一,多数都是阴盛阳衰,男声不足,整场音乐会最让我惊喜的是欣赏了国际台前同事洁莹作曲的《垓下歌》及她编写合唱的《走马灯》,尤其是《垓下歌》写得很有古味,深获好评;洁莹,加油!
11时回到家时已有点累,但却为自己度过那么精彩的一天高兴,相信一定能睡个好觉,感谢所有陪伴我度过这一天的老、大、小朋友,哈哈!

2009年4月27日星期一

《红星大奖》

昨晚和家人出外用餐回来,电视还在播新传媒红星大奖颁奖礼,本来就对这一年不如一年的节目兴趣不大,但出于好奇,也想看看自己的朋友会不会爆冷得奖,就在电视机前坐了下来,果不其然,毫无新意,整个颁奖礼像是自家的闭门游戏,最受欢迎奖项的其中一两位得奖者更是叫人大跌眼镜,表现平平,连话都说不好的人竟然会进十大,真是一大讽刺,倒是一位一直很努力的资深演员首次得此殊荣让人惊喜,而一位等了多年终于获奖的综艺主持人也为他感到高兴;今年在穿着方面,女演员的服装没什么特别之处,有些好像很不合身,最受不了的是为何要穿那么高的高跟鞋,上台时叫人为她们捏一把冷汗,要是不小心受伤了,那可真是自讨苦吃呀!最佳男女主角的奖项,根据过去的经验,凡是演出心理或生理不正常以及有歇斯底里表演的,得奖机会特大,所以今年也不例外;颁奖礼过后的庆功宴显得有点凌乱,也进一步凸显了本地演员不会说话的弱点,直播这个庆功宴也就像画蛇添足一样了。

2009年4月21日星期二

《回巢》


15年前,为了成立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她从电视时事组的节目监制被调职为电台节目经理,如今电台莫名地夭折,今天她又被调回原来的办公室当导播,而那个地方就是我离开前呆过的,还好她不是和我一样负责那起早摸黑的节目,但从整个形势看,那里的导播个个都累得半死,有些还要轮流制作不同的节目,因为人手严重不足;让我们祝福她在似新又旧的工作环境中一切顺利,愿那些曾经比她资历浅、职衔低的人善待她,她就是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前高级节目总监--陈桂珍。

2009年4月20日星期一

《西北美食》


昨天跟一位朋友到驳船码头56号金德来中华拉面餐厅吃晚饭,这是一家专门售卖中国西北美食的餐馆,长得像电影明星江龙的老板高先生来自西安,1996年来到狮城从事机械工程行业,后来因想念家乡美食,决定自己开设餐馆,并娶了新加坡媳妇儿,加入新加坡国籍,热情的老板给我们介绍了好多西北美食,可惜我实在撑不下去了,自己比较喜欢的是平时难得吃到的羊肉泡馍、扯面和肉馅饼,由于老板经营有方,餐馆生意非常红火,座无虚席,门庭若市,有许多中国新移民都来捧场,尤其是来自中国大西北的更可以从熟悉的食物味道中解解乡愁,也成为他们聚餐的好去处,因为驳船码头是游客必到地点之一,当然也有很多洋人光顾,相比之下,其他的餐馆就显得冷清多了,老板最近也接受了联合早报的采访,将在近期内刊登出来;近十年来,随着中国新移民的大量到来,狮城也涌现了好多不同风味的餐馆,让我们不必出国,也能品尝各地美食,丰富了我们的饮食文化,您若也想尝尝中国西北独特风味的美食,不妨到驳船码头,一边欣赏新加坡河美景,一边细细品味。

2009年4月19日星期日

《看演出》

这两天热得叫人受不了,谢天谢地,我的偏头痛终于消除,虽然一整天还是觉得很累,老想睡觉,今天就迷迷糊糊地睡到日上三竿才逼自己爬起来;昨晚和朋友到维多利亚音乐厅观赏了一场音乐会,原本以为是由移居新加坡的中国女高音马青及广西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男高音张晓农教授的演唱会,没想到他们只在下半场唱几首歌曲,上半场都是马青的学生演唱,除了其中2、3位水平不错,其他的就未臻上台的水平,我常认为既然是售票演出,就得有基本的要求,要不然真的会把观众吓跑,下回就不再来了,女高音马青中气十足,声音洪亮,可惜她和张教授也许偏爱西洋歌曲,我倒希望他们多唱几首观众听得懂的华语歌曲,像昨晚的《松花江上》及《长江之歌》就较能引起共鸣,最后的谢幕曲《山歌好比春江水》原本应是最高潮,无奈马青的学生似乎不会唱此曲,显得后劲不足,七零八落;另外,担任司仪的大姐,语音不准,准备不足,頻闹笑话,其实音乐会不一定要司仪报幕,若找不到合适的人,还不如让观众自己看节目表算了。

2009年4月17日星期五

《偏头痛》

没想到卸下肩头的工作重担,可恶的偏头痛却来纠缠,这几天左边的眉头上一直很痛,有时还痛得直掉泪,其实过去乘飞机起降时,也曾有过此痛苦经验,但只是痛一阵就没事,这次却连痛好几天了,西医说可能是鼻窦炎作祟,中医则说是鼻炎加忧郁症,由于中医给的药是早晚各服一次,白天痛苦难当时我还是吞了西医的止痛药;今天拜访一位老友,热心的他马上为我拔罐,真神奇,过后痛楚少了许多,现在感觉好多了,只是觉得很累,双目无神,呆会要早点去会周公了,希望明天不再头疼,让我好好地过日子,身体健康真的重要呀!!!

2009年4月13日星期一

《儿童节目》

周六早晨无意间看了本地制作的一个儿童电视节目,也许由于制作费有限,看得出一切从简,整个节目就只有一位主持人和两个参加问答游戏的小朋友,本来这类富教育性的节目,对主持人的华语发音更应有所要求,但这位大姐姐却念错了很多字音,像:符合、复杂等,翘舌音平舌音也分不太清楚,这可是会误导下一代的呀!想当年不管是电台或电视台的儿童节目,主持人的华语都标准动听,我就是因为爱听儿童广播剧后来才报名参加少儿组的;难怪李资政会说要8频道或U频道请中国来的新移民当播报员,其实儿童节目也可以请新移民当主持呀,让我们土生土长的小朋友从小就向他们学习字正腔圆的发音豈不更好?但话说回来,我们这些老过番客的后代中,就真的找不到会说标准华语的吗?

2009年4月12日星期日

《相声》

相声原是中国北方的表演艺术形式,一直以来都受到普罗大众的欢迎,中国中央台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少不了相声表演,在新加坡80年代也曾经掀起相声热潮,电视台还每周播出相声节目,而我因为从小就有幸参与丽的少儿组的活动,经常在录制相声节目时亲身参与,不过不是说而是大声笑,就是当相声演员说到精彩之处,我们这些靠边坐的就得大声笑,当时的脚本多由我们的负责人曾鹏翔曾大哥执笔,早期也由他亲自排练,他对语言的流畅,节奏的掌控都有很高的要求,他自己也曾是一位出色的相声演员,可惜我从小资质不佳,一直没机会说相声,只能在节目播出时守在丽的呼声旁,竖起耳朵听听自己的笑声,哈哈!
近年来已较少看相声表演,昨晚约了侄儿去大会堂观赏《陈伯汉相声汇演》,在满堂欢笑声中度过愉快的一夜,也见到许许多多熟悉的脸孔,那些相声作品都是新加坡广播前辈陈伯汉先生写的,他也是曾大哥在丽的呼声的老同事,只不过一位负责成人话剧组,一位负责少儿组;整晚的演出,我较喜欢前两对学生表演的相声,后来的几段相声,有些稍嫌冗长,但演员绝对一级棒,几位资深的广播员以及来自马来西亚的两位相声演员都使出浑身解数,逗得观众乐不可支。

2009年4月10日星期五

《读音》

真不明白,现在许多播音员及电视旁述员为何都不爱查字典,每天都能从电视或广播中听到一堆错读字,像“绯闻”的绯应是fei1第一声,还是很多人念第三声,“狩猎”的狩shou4是第四声,念成第三声,“炮制”的炮pao2是第二声,念成第四声,“潜质”的潜qian2是第二声,念成第三声,“严惩”的惩cheng2也是第二声,念成第三声者多的是,上述几个错读字只是我随便举的例子,若要好好列举,要花好长的篇幅才写得完,其实很多时候是大家以讹传讹,以为大多数人这么念就是对的,像“什么”的什shen2明明是第二声,与“神”同音,但你不难发现,无论是播音员、新闻播报员、演员等百分之八十都读第三声,变成与“审”同音,可笑的是他们还把“什么”前面的三声字,像“有”、“等”、“想”、“我”、“你”、“讲”等一律变成第二声;其实就算一些知道了自己错读了这个字的人,因为大家都错读也就不想改了,真的要改还得下一番工夫才行;我始终认为媒体工作者也担负了教育受众的任务,若不严格要求自己,得过且过,就会误人误己。

2009年4月9日星期四

《讲华语》

因为不赶时间,为了节省开支,这两天出门都搭巴士及地铁,虽然目前我们的推行了30年的讲华语运动正在进行中,但我听见学生谈话都还是用英语,尤其碰见和我当年穿着一样中学制服的学弟学妹,满嘴都是英语,制服银纽扣上美丽的中文字只是成了点缀,就像每年举行的讲华语运动,花了大笔的宣传费,也不过像在平静的湖面丢入一颗小石子,涟漪过后一切依旧,有趣的是今年的广告竟找来几位满口北京味儿超可爱的外国小朋友,是想让不说华语的新加坡二毛子汗颜?还是想借此鼓励本地小孩儿也说一块京味儿的华语?我看大家看了也只是一笑置之,效果不大,最重要的是在新加坡,不会说华语的高官到处都是,不说华语照样平步青云,英语说得不好就处处碰壁,受尽歧视了;用心良苦的《讲华语运动》当然是一种很好的提醒,但若推行了30年,华人方言也几近消亡,那就该功成身退了,每年花一大笔的费用来做无甚效果的宣传似乎没啥意义,就像在夜空燃放烟火后一切又回复黑暗,但至少烟火会在脑海里留下美丽璀璨,讲华语运动呢?

2009年4月7日星期二

《我与客家歌》

从小时候开始,当别人知道我是客家人,都会问我会不会唱客家山歌,可见客家山歌特出名,可惜我一直没机缘学唱客家歌曲,直到2005年知道茶阳大埔会馆开办客家歌曲班,经由当时一位在会馆工作的朋友拉线,再由歌曲班负责人世康兄主动联系我,让我在不惑之年后才迈入入客家歌曲殿堂的门槛儿,当时的老师是我从小就认识,也是我广播的启蒙老师之一的张昭英老师,记得我学会的第一首客家童谣《月光光》就是她教的,那已经是30多年前在丽的呼声少儿组录音的事了,那时就知道张老师唱民歌一级棒,没想到她还是客家山歌的高手,她唱的客家歌韵味十足,让人听了仿佛闻到了客家山野的气息;后来张老师因岁数大晚上出门不方便就改由另一位邬国盛老师负责,邬老师擅长许多乐器,记谱功力更不在话下,我们唱的很多歌曲都是他记谱配乐的。
这几年来,我们学会了不止传统山歌,还有中国各地的新山歌,台湾不同风格的客家歌等等,最特别的还有广西作曲家黄有异老师为新加坡创造的客家歌《新加坡姑娘》以及新中两地合作的《南洋月光光》,而在那么多歌曲中让我最激动的就是《我是客家人》,记得05年首次站在黄金剧院唱这首歌时,感觉特别自豪,这首歌唱出客家人的打拼苦干,不畏困难的精神,当时观众的反应非常好,另一首《竹叶撑船你要来》也是我很喜欢的歌,深情及无奈在歌中尽显无遗,08年我到吉隆坡唱这首歌时,许多观众马上想学唱这首歌;当然还有很多中国已故山歌王张振坤老师的歌我都爱唱,可惜还没机会好好拜师学唱,山歌的韵味仍差强人意;2008年我还有幸与来自中国广州的客家歌唱家菊子老师在光华剧场合唱两首歌曲,虽然唱功比她差一大截,但能和她合唱真是一次难得的经验,幸好仁慈的观众也给予我很多掌声及肯定。
可喜的是,这几年来新加坡几家客家会馆开始推广客家歌曲,水平也都在进步中,每年还有几次交流演出的机会,希望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积极扮演领头羊的角色,搜罗各种风格的客家歌,出资找人编谱配器,让属下的会馆能解决歌曲及伴奏音乐不足的问题,唯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使客家歌曲的传扬工作更上一层楼!加油!

《动向》

很多人一听说我要离职,就会关心我接下来的去向,会到什么地方上班;说得好听我现在是提早退休,享受自在的生活,说得不好听则是个无业游民,哈哈,幸好还能到处卖声,赚口饭吃,不至于无所事事,坐吃山空,近期内会先把在山中最后一个月所透支的元气尽快恢复过来,直到今天仍觉得腰酸背痛,头重脚轻,昨日已花了数百元去做例常身体检查,希望一切没事儿,到了这把年纪还是觉得健康最重要,让我们好好锻炼,打败懒惰虫,积极运动,保持身体健康,迎接美好的每一天。

2009年4月5日星期日

《计划》

昨天在毫无压力下度过,由于还是有点不舒服,吃了西药后昏昏沉沉地几乎睡了一天,朋友笑我劳碌命,一闲下来就生病,今天精神恢复了好多,终于可以把这两个月无暇阅读的杂志找出来,享受阅读的乐趣,本想到久违的游泳池泡泡,无奈雷雨交加,只好乖乖在家写博客,看看书,这几天一些好友都给予我鼓励和关怀,甚至帮我的前途出点子,真感谢他们,我自己倒先想好好静下心来休息休息,把近期在山中消耗的元气恢复过来,努力锻炼好身体,再把家中久未清理的杂物整理整理,我的书房都成了杂物间了,下定决心把该丢的丢,该送的送,到时就不会不好意思请人来家里坐坐了;当然,如果有伴出游,我也想出国散散心,真的要让自己彻底地放松一下,宠一宠自己。

2009年4月3日星期五

《又是下山时》

1988年中秋节的前一天带着落寞难过的心情一步一回首地走下加利谷山,当时对前景充满未知,一切得从头开始,第二天就独自飞到台湾升学,成为全中文系最老的新生,幸好那四年过得异常愉快,成为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没想到21年后的今天我又再度炒了老板鱿鱼拂袖而去,但此次下山心里一点不舍也没有,反而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也许这山中最后一个多月的精神压力和过重的工作负荷让我深切了解放下的快乐,真的没想到在山中奉献了20多年的岁月,结局却是在被人辱骂的情形下离职,过去无论是在配音组或国际电台,不管是在新加坡或台湾,我也带过很多新同事,我从来不曾大声苛责过他们,或许工作压力大真的会使一些人忘了什么是尊重!虽然事后会虚假地感谢我的帮忙,伤害已造成又怎能若无其事?我只要把该做的做好,尽了我的职责,问心无愧地离开,也不想再说什么,连道别也省了;但今天我倒是度过非常充实自在的一天,早上6时未到就踏入办公室为节目做最后检查,7时节目开始我就得接送两组嘉宾,还得接热线,8时30分节目结束,匆匆吃了早餐,把该做的手尾做好就到958帮生莲录小说,中午吃了饭帮《前线追踪》的同事对稿,恶补她的念稿技巧,过后我也帮他们录了一段;3时多又到958帮淑君录古诗朗诵,不觉又忙了近十个小时,到人事部交还我的职员证就悄悄地下山,时事组的同事都忙得自顾不暇,就无需去打搅他们,《早安您好》的同事本来就当我是过客,既然不曾欢迎当然就不必欢送啦!啊!太棒了!不用再看人脸色,不必再为五斗米折腰,不用再起早摸黑,更不用面对自以为是,喜怒无常的人;来!所有曾经为我祝福,关爱过我的朋友,干杯!!!!

2009年4月2日星期四

《最后的病假》

没想到撑到最后第二天还是病倒了,整个人昏沉沉的,医生叫我多休息,我说过了明天我就可以好好休息了,自从过来这个新单位,每天都拖着疲累的身心上下班,什么休闲活动都提不起劲儿,连睡觉都想着访谈安排,周末还会神经质地惊醒以为自己睡过头要迟到了;其实昨天我就已是浑身不舒服,喉咙痛、颈项酸、眼睛疼,但我还是硬撑着把明天的片子剪好,把该写的稿写好,把该联系的人再确定下来,把节目要准备的大小事都安排好才下班,今天本想既然是最后第二天也不想请病假,但实在是头重脚轻,还是听医生的话好好休息,虽然也许有人又要不高兴,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她昨天还在开会时感谢我过来帮忙一个多月,若真心感谢当初就不该当众胡乱骂人,好了,医生的药发挥作用了,我要重投周公的怀抱了..............zzzzzzzzzz

2009年3月31日星期二

《冯老,您走好》

昨晚接到在报馆上班的前同事剑斌的简讯说我国广播前辈冯仲汉先生往生了,着实暗暗吃惊,太意外了,前不久还见到他,仍是精神奕奕,声如洪钟,没想到昨天上午突然就走了,真是人生无常呀!冯老是广播电视界的名人,后来更因担任孙中山纪念馆-晚晴园馆长而频频出现在媒体,记得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10周年台庆听友欢聚会在新加坡举行时,他还特地在休息日开馆,亲自接待我们来自海内外的听友,全体出席听友还在美丽的晚晴园合照,留下永恒的回忆;此外他也常到我们电台录音分享他人生宝贵的回忆,去年年初当我为亚洲新闻台制作的《名医伍连德传》录旁述时还经常与冯老碰面,他是担任伍医生的旁白,每回见面他总亲切地与我打招呼,虽然是老前辈,对我却一点架子也没有,有时我赶时间,他还让我先录我的部分,他那浑厚的嗓音在狮城可说是后无来者,难怪曾经迷倒不少听众;对于他的骤然离世叫人无限惋惜,又走了一位杰出的播音前辈,也带走了他见证过的历史回忆,幸好一直以来他都不吝分享他所知道的一切,让我们这些后辈对狮城的过去有更多认识,感谢冯老,请您走好!

2009年3月29日星期日

《相见欢》







今天下午下了一场倾盆大雨,幸好在近五点时就放晴,要不还真担心今晚与国际台前同事的聚餐会受影响,这次是进远提议的新地点-滨海南水坝那儿的餐厅吃火锅,这也是我第一次来到新加坡的这个角落,没想到视野开阔,景色宜人,凉风习习,只是交通稍嫌不便,六时三十分大伙儿陆续抵达,只差剑斌临时接到报馆采访任务迟到了,此次聚餐除了全职同事:桂珍、玉青、进远、淑君、洁莹、建荣和剑斌之外,连兼职同事亚锟、丽芳、丙翔(邦强)和士嘉都来了,可惜我们的助理珍妮花梁玉莲没空出席,要不然就算是大团圆了,大家一见面就关心彼此新的工作情形,尤其对我的关怀真的让我很感动,剑斌就说他非常怀念在国际台工作的日子,是的,比起其它的工作环境国际台算是非常单纯的,除了早期一位无理取闹,吵遍天下的同事之外,基本上大家都相安无事,和睦共处;感谢国际台前同事破费请我吃饭,算是庆贺我离开新传媒去过自由自在的新生活,不知下一位离开的又会是谁呢?希望不必等有人离职才聚餐,偶尔碰碰面感觉挺好的,如若能结伴到海外和听友叙叙旧那就更好了,今晚也为三位二月及三月过生日的同事庆生,他们就是桂珍、剑斌及建荣;大家聊得很愉快,只恨时间太短,餐厅快打烊我们才依依不舍地道别,但愿很快我们能再相聚,祝福我可爱的同事们快乐安康!

2009年3月28日星期六

《缅甸听友》

昨天中午接到一个手机简讯是从中国云南瑞丽发来的,原来是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在缅甸的忠实听友马从源,他在十几年前就与我们在空中相识,印象最深的是他曾写信告诉我,他喜欢在夕阳西下回家途中,躺在牛车上听我们的广播,后来他还来到狮城打工一年多,也曾来电台与我们欢聚,回去缅甸后偶尔也会给我写信,但因生活忙碌,又得经常在中缅边境做生意,这一年来已经没有他的消息,原来他一直还在支持我们,他说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最后一晚的播音他也尝试打电话进来却没接通,让他难过了好久,最近连新加坡其他本地电台也因歌曲版权问题停止网上广播,顿时切断了与海外听友关系,不知情的听友,还以为狮城电台根本不把海外听众放在眼里;马从源听友真有心,还要我问候所有主持人及各地听友,他也很关心我们播音员的工作情形,真的很感谢他,天各一方仍记挂着我们,我想许多让我们的声音陪伴过的听友也和他一样,谢谢大家,让我们一起祈愿明天会更好!有缘再相聚!

《再安兄来函》


吉隆坡的蔡再安先生是近几年退休后才与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结缘,但他却对我们电台一听钟情,并常和我们联系,不久前就趁到新加坡度假之际在亚锟的引领下拜访前辈歌手屈云云大姐,以下就是他寄给我的心声:
谢谢亚锟兄和荣德兄的引见,让我在狮城会晤了我一向心仪的艺坛前辈-屈云云大姐,令我欣喜万分,五十多年前当我还在念初中时,在电影院的舞台上目睹了云云大姐的风采,欣赏她高亢清脆的歌声,虽不至于使我三日不知肉味,但却叫我有四晚为赏曲而旷课之谬举,后被老师怒斥为朽木不可雕;五十多年后的今天,我竟能与云云大姐有零距离的会晤、交谈和共进午餐,试问这不是缘分是什么?这次与云云大姐交谈,委实获知不少中国和香港的歌坛旧事及艺坛的有趣轶闻,云云大姐不仅擅唱流行曲,她还是唱民歌的高手、京剧的票友,那天当我提起我曾经尝试凭录音带学唱京剧连环套时,云云大姐马上说演绎窦二墩的袁世海是唱花脸的,当时我心里不禁暗暗佩服她对京剧的丰富知识,我也知道了她曾在新加坡和台湾粉墨登场均博得满堂彩;记得那天我们刚在她家坐下,她就突然问荣德兄能不能交她唱客家山歌,我几乎不敢相信我的耳朵,因为她不像是开玩笑,看来荣德兄非得收这位耄耋学生不可了,我也趁机向她请教上海话,经她指正我才知道自己的上海话多差劲,真是夫子门前卖文章。篇幅关系,就谈到此,来日方长,我相信我会再有机会拜访云云大姐的,总之我此次去狮城真是不虚此行。---吉隆坡蔡再安